CHINESEMAHAN 鲁班是中国春秋末叶时期著名工匠,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师祖。鲁班并非其本名,只是其流传最广的称呼,其真实姓名众说纷纭,依古籍记载有公输班、公输盘、公输般等,有些古籍则尊称鲁班为公输子。 鲁班,春秋末期鲁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四十年后隐居于历山 (位于现今济南市东南,又名千佛山)。据明代《鲁班经》记载,鲁班生于鲁定公三年,即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二十五年)以后。 鲁班的父亲叫公输贤,母亲吴氏,妻子云氏。鲁班研究专家王中说:「他世代是奴隶,出身于工匠门第,我对他是八个字的评价,聪颖、勤奋、诚信、创新。」 春秋末战国初,国人墨子也曾去宋国为大夫,回国后定居狐骀,即今滕州市木石,聚徒讲学,着书立说。公输般世称鲁班,传工匠技艺也先后去过鲁、楚等国。 《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用现代的说法,鲁班相当于现代的军械部部长,负责国防军工业,研制国防利器,用来帮助楚国对付宋国。 据《吕氏春秋》记载,鲁班为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墨子赶来制止战争的发生,两个人进行了攻守演练,鲁班始终攻不破墨子的防御,最终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鲁班。从《吕氏春秋》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墨子是亲宋国,而鲁班和楚王则是宋国的敌人。 鲁班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而这些木工工具到现在还在一直沿用。世博会山东馆的标志——鲁班锁,更是榫卯斗拱结构的精华与再发展。而鲁班锁也叫八卦锁、孔明锁,传说是鲁班发明的,是源于中国建筑榫卯结构的传统智力玩具,被认为古代的「魔方」。 鲁班的重要遗产之一是《鲁班经》或《鲁班指南》。在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名著《中国科学和文化》第二部分第六卷中,对此书有叙述,这是一本为工匠和建筑者提供综合技术、风水、探测实用建议的技能指南。这本书公开了一系列实例来展示本结构的施工,木工中的锯工,各种房屋、桥梁和亭,局部的建筑或竣工。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播出以鲁班为主题的电视专题。香港鲁班庙位住于青莲台,即太白居上。1884年建成。拜祭人仕主要来自建筑及装修行业,保佑他们工作顺利和平安。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是鲁班先师诞,是鲁班庙最为热闹的日子。在台湾,鲁班纪念场所有90多个。 1987年,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了「建筑工程鲁班奖」, 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搞好工程质量,争创一流工程,推动中国工程质量水平普遍提高。目前,这项标志着中国建筑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定名为「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每年评选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