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从《大德南海志》看南海经济发展 已阅:1076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大德南海志》系元代陈大震、吕桂孙撰于大德八年(1304年),原方志一共有20卷,已散佚。此方志流传至稀,世人罕知其详。据查,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也藏有此方志。《大德南海志》的内容,涉及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锐、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大德南海志》综记元广州路所属七县事,举凡历史之沿革,山川之广袤,户口之登耗,田畴之芜治,物产之丰盛,舶货之品类,诸蕃之国名,社稷之变迁,以及税课,书院,科第,学租,兵防等,实是研究宋元时期珠三角的重要文献。广东人民出版社曾出版有《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东人民出版社版本列入「广州史志丛书」之中。

根据《大德南海志》,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广州人口(南海)共17.2万余户,约占广东各洲路人口54.8万户的约31%。到了大德八年(1304年),广州户数重回18.08万余户。

与宋代比较,《大德南海志》记载广州的数据是主客户共14.3万余户,在淳熙时期主客户共18.6万余户。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

至于南海县的人口,根据《大德南海志》称,共有6.7万多户。值得注意得主要南人户,并没有北人户。可见,南海县的居民都是定居下来的居民,并没有从北方南迁的移民。

在《大德南海志》记载的各县人口,包括南海县、番禺县、东莞县、增城县、香山县、新会县和清远县,其中户口人数最多是南海县(6.7万多户),比起第二位的新会县(3.09万多户)高出一倍有多,比起粤北的清远县(0.17万多户)更高出39倍,可见南海县经济之富裕,以致人口集中。

连同其它资料一并观察,据中国典籍的统计,从唐代元宝元年(742年)到宋元丰三年(1080年),中国人口在338年间增长了2.5倍。到了北宋时期,华南的人口已占全国人口七成,相反北方只占三成。「靖康之变」开始,频繁的战祸,破坏的社会经济。北方社会经济的混乱,使广东的经济发展较快。加上, 广东的经济发展也得力于对海外贸易。元代海外贸易的重点是黄埔古港,即扶胥镇(今黄埔南岗庙头村)。据《大德南海志》记载:此时扶胥镇的税钱每年达到「四千四百六十七贯」。

而据《大德南海志》记载:南海县的税收还包括税粮和酒课,而盐课程商税则未见,反映出当时南海县并没出产盐,商品贸易也可能不算发达。

根据《大德南海志》记载的物产,主要是植物、珍珠、香药、水产、雀鸟等。

老族谱族记载老氏祖先在宋代从开封迁至广东西樵山务农,正印证这时期的南海县的经济发展。


作者:chinesemahan (2011/2/3 22:40:4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0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0)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035.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