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客家将军张发奎与香港崇正总会(上) 已阅:1302 / 回复:0(楼主)

老冠祥(香港)

    张发奎,又名逸斌,字向华,始兴县隘子镇彩岭村人。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面,全县总面积二千一百七十四平方公里,人口二十五万人,辖十镇五乡,县城太平镇。始兴县始建于三国吴永安六年(西元二六四年),是唐朝名相张九龄、明朝户部尚书谭大初和抗日名将张发奎的故乡。当地自古为领南交通要冲,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商贾云集,著称为“古之神地”。

  张姓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姓氏,其公认血缘是黄帝。黄帝之子挥发明弓,被封为监造弓箭之“弓正”官,赐姓为张。天下张氏的始祖为挥公,应无异议。但挥公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古往今来却说法不一。张姓是中国的第三大姓氏。今天,张姓后裔已近亿计,约占当代中国人口的7.1%,即每一千个中国人中至少有七十一个张姓子孙。

  历史上,清河故郡是张氏得姓发祥郡望。张姓族人循三条路线进入广东。粤北始兴的张氏源于唐代名相张九龄,他被封为始兴县伯。遂率族溯侦水稍向东北迁移。唐宋时期的张氏郡望多有始兴张氏。后裔散居广东各地。今广东有一些张氏的堂名不叫“清河堂”,而称“金鉴堂”,是有来历的,它源于张九龄的著作《千秋金鉴录》。因而,凡金鉴堂下的张氏,基本上都出自始兴张氏。换言之,张发奎也是张九龄的后人。

  张发奎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二日。一九一二年,张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并加入同盟会;一九一三年升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一九一五年毕业返粤参加“第二次反袁之役”,一度任国父孙中山先生侍卫。历任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第三营营长、团长、旅长、第十二师师长等军职。

  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张率部进军湖南与第十师担任湘江东岸作战,连克陵、平江,又亲率三十五团及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写下了北伐战争中的光辉一页,赢得了“铁军”美誉。

  张发奎是抗日名将。抗战期间,张发奎先后任第四军军长、第十一军军长、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四方面军第一纵队司令官。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淞沪战役”爆发,日军进攻上海,张发奎任第八军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在浦东击败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和日军侵华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给予日军重创,被誉为神炮。一九三八年,张发奎任第二团总司令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一九三九年春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负责两广军事,冬天,张指挥第一次粤北会战获胜。一九四五年五月,二方面军夺回失陷的南宁,七月,攻克龙州、冯祥,进军梧州。

  抗战胜利后张发奎为海南、粤西、广州地区受降主官。九月十六日上午十九时,广东地区日军签字投降仪式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日军投降代表是第廿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将,参谋长富田少将,海南岛日军指挥代表肥厚。中国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受降。张发奎将军还率部正式接收广州市,并负责肃奸工作。

原载《三明客家》http://www.smhakka.com/show.asp?id=195

该帖子被CHINESEMAHAN在2011-2-19 12:18:10编辑过

作者:CHINESEMAHAN (2011/2/19 12:15:0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484.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