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编辑 第一部全面收集海内外华人家谱资料的工具书,揭示了全世界现存的中国家谱收藏信息,也是有史以来最齐备的中国家谱目录《中国家谱总目》经已面世。该总目的主编是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王鹤鸣,全书约1000万字左右,成书摞起来有半米高。 《中国家谱总目》立项以来,已有海内外近千家谱牒文献收藏单位和私人收藏者提供的7万多条家谱著录条目汇集到上海,其中约40%为复本,共收集的家谱总数将达4.7万种以上。该书还用文字提要概述出各特色家谱宗族的迁徙路线,汇总起来,完全能体现出整个中华民族大家族的融合、迁徙路线概况。 据统计,仅大陆直接参与《中国家谱总目》编纂工作的单位就达471个。海内外主要藏谱机构更是纷纷加入,如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荷兰、德国、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图书馆和中文数据收藏单位,都积极参与编纂。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甚至捐出12万美元资助编纂工程。 《中国家谱总目》共收录了643个姓氏,其中家谱著录条目超过2000条的姓氏有陈、张、王、刘、李,超过1000条的姓氏有黄、杨、吴、周、林、徐。 中国北宋编纂、流传最广的《百家姓》中共收录483个姓氏。此次《中国家谱总目》收录的姓氏,涵盖了《百家姓》中绝大部分姓氏,而且比《百家姓》多出205个姓氏。其中,不乏许多稀有姓氏的家谱,如「把」姓、「是」姓等家谱。此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家谱,如:黑龙江牡丹江梅和勒氏宗谱,辽宁沈阳铁氏族谱、脱氏宗谱,辽宁北票孛尔只斤氏宗谱,山东日照法氏宗谱等。就如这份已编纂好的目录片段:“黑龙江牡丹江梅和勒氏宗谱,一世祖方泰,祖居宁古塔西南延扎河畔,原属女真人那木达拉氏部落,明万历三十八年被清太祖努尔哈赤招附,有战功,赐姓梅和勒氏,其意为大力士。” 《中国家谱总目》保存有许多家谱珍贵的资料,如中国最早家谱,宋内府写本《仙源类谱》,这是一份宋朝皇家赵氏的家谱,赵匡胤的名字便在其上,至今已有1100多年。人口数据保存最完整、家族成员最多的是孔氏家谱。如一份1937年由孔德成等纂修的孔子家谱,足足有154册。 上海是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地区,共18000种;其次是台湾和北京地区,分别为10234种和8102种。家谱数量最多的是陈氏家谱,共2752种;其次是王氏家谱,共2317种。上海图书馆现存的12000种、8万多册家谱,近2/3都是上世纪50年代从各地造纸厂抢救出来的。自1996年起,上海图书馆正式将收藏的家谱向外界开放,并开办了大陆第一个中国家谱阅览室,深受读者欢迎。 (取材自《一部全球华人大家谱——《中国家谱总目》将问世》一文,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网站,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ph.china-embassy.org/chn/zgxw/t31837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