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南海学宫和南海出身的文武状元 已阅:1260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南海学宫历史,应追溯到七百多年前的宋代。据《广州府志》载:“南海县学,原在郡西南隅。始附于郡学西庑,宋嘉定二年(1209)知县宋钧建于县东六十步。”但至宋末被一场大火烧掉了。到了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这县学徙建于城西高桂坊崔菊坡祠旧址,即现在地址。至明代洪武三年(1370)诏兴学校,乃增饰之;洪武二十六年(1393)改门南向。正统八年(1443)提学佥事彭琉在这里创建了“尊经阁”,以后又不断增建了祠、殿、台、池。景泰三年(1452)再增建。成化五年(1469)知县吴中易棂星门柱以石。至清代顺治七年(1650)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两藩攻克广州,驻军城内、进住县学庑舍并牧马两楹之间,将之糟蹋得不成样子。康熙二十二年(1683)“撤藩”,乾隆二年(1737)请准恢复学基,才旧址尽复,使之“鸠工庀材、学庙焕然”。嘉庆年间,提倡兴学,南海县进士谢兰生等筹资重修建,自此称为“南海学宫”。

 南海学宫的范围,据《白云粤秀二山合志》云:“东至忠贤街(坊-今解放中路),西至新店街(今米市路),北至蒲宜人巷(今普宁里),南至华紫巷(今玉华坊)。”

  《南海县志》中谈到南海学宫占地面积及建筑物为:“地纵六十五丈,横二十八或二十五丈”。从南至北的建枸依次有“戟门、泮池、大成门、露台、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

学宫街位于广州市解放中路与米市路间,是一条东西走向、长200多米、宽4米多的。这一带民国初年曾作过陆军医院院址(后迁往流花湖畔),也是元、明、清各代南海学宫所在地,1918年建市、筑马路、辟内街,学宫街便因这南海学宫而得名。

南海学宫是南海县历唐、宋、元、明、清的最高学府,从此向历代朝庭输送出了470名进士,占历朝广东考取进士人数中的三分之一强;唐至清代广东先后出9名状元,南海人亦占其三。南海人登朝任过尚书以上官职的就有十多人。

南海县出身的3名文状元分别是:

简文会,南海人,南汉干享二年戊寅科状元。

张镇海,南海人,宋朝咸淳七年辛未科状元。

伦文叙,南海人,明朝弘冶十二年巳未科状元。

南海县出身武有1名武状元,他名姚大宁(1772—1807)字允盛。广东省南海县人。清代武状元。嘉庆六年(1801)辛酉科,该科本为乾隆太上皇九旬庆典特开恩科,恰遇正月太上皇猝亡而停,但考虑到遗泽士子,于是本年仍开科,姚大宁于该科中举武进士第一人,世称武状元。

在离学宫街不远的白云区,广州市考古所最近发掘出一明朝墓葬,出土两块罕见的买地券和两件珍贵的青瓷碗。
该墓位于白云区西湾路旧铸管厂地块。从2010年起,在这里发现古墓葬近120座,目前完成发掘近100座。在已发掘的墓葬群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当数两座明朝墓葬:M55和M56。M55结构保存完好,以砖砌墓室,顶面以长条砂石覆盖,再铺炭进行密封保护,墓室内有完整木棺,随葬有2件青瓷碗,5件黑釉瓷罐,还出土了砖质买地券一方。
“这一方买地券字迹较清晰,保存较好,在墓葬中较罕有!”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马建国说,买地券具有明确纪年,可知墓主人江氏是一个老太婆,南海县高桂坊新店街人,生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逝于明宣德三年(1428)。


作者:chinesemahan (2011/3/10 10:45:1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277.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