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春秋宋国古都城与宋国城市铚邑 已阅:1449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宋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建国,都城在今商丘。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宋国故城位于今商丘古城西南隅,是周初封微子于宋国都城的遗址。宋国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2900米,南墙长3550米,西墙长3010米,北墙长3252米,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其面积约相当于今商丘古城的10倍。

可惜宋城在明朝弘治十五年( 1502 ),被黄河决口淹毁。

明正德六年( 1511 ),知州杨泰在故城北面又新建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其南门正是宋城北门故址,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归德古城,正德八年( 1513 )又建了四门外楼,以后又经过多次重修,到 1926 年仍保存完好,南门城楼重檐挑角,楼上悬横匾三块,中间为“南通古毫”,西为“众志成城”,东为“古宋名城”。其余三门即西、东、北三座城门楼也都重檐挑角,悬挂匾额,十分雄伟。这四座城门分别叫:南拱阳、北拱辰、东宾阳、西轾泽。全城 93 条街道成棋盘式格局,整个古城规划严整、造型古朴、独具特色。人们到商丘,凭吊古迹,无不亲临城楼,由归德古城联想宋国故城。古城内外还有著名的古迹胜景20余处,其中有阏伯台、燧皇陵、微子墓、张巡祠、壮悔堂、文庙大成殿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于1997年春在睢阳区古城附近探明一座东周时代的古城址,后来又对该城址进行数处局部试掘,根据城址规模和城墙内的出土文物,再结合史籍文献记载,推断该城址为宋国都城无疑,由此揭开了宋国都城遗址(宋国故城)的神秘面纱。目前,宋国故城西墙的大部分以及南墙和北墙的西段保存较好,城墙顶部距地表最浅处一米左右,总面积10.2平方公里。

2000年,宋国故城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临涣是宋国的铚邑。战国晚期,由于各国争战兼并,铚邑成为宋国的边陲,是通往楚国的门户。宋国为了防范楚国,才修筑了土城。临涣古城墙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涣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较长、跨越朝代较多、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的古城垣。

临涣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和各种建筑。完好时期的临涣古城,环临涣集一周,呈东西若长的正方形。城内径东西长1490米,南北宽1394米,周长5818米,上宽5—8米,高7—15米不等,城基部宽30—50米,内坡度22、3至26、5米,外坡度22、9至26、5米,总面积2、7平方公里。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四角有角楼。西城有六座烽火台,东城有三座烽火台,南北城桓皆无。台距100米,台长25—50米,台宽15—30米,高出城墙约5米。其作用是便于观察敌情,作战时能三面杀敌。北面和东面有护城河,南面有浍河,西面有壕沟。另外,四面各留一座城门,城墙上还有垛口,作了望、射击之用。发现于城基部的较厚的红褐色古丁纹板瓦,具有战国晚期特征。


作者:chinesemahan (2011/3/27 20:49:14)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304.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