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西樵镇百西村距南海人民政府办公室尺远处,据百西村村民委会负责文化工作的黎章忠表示,黎村村小组发现2块旗杆石,旗杆石揭开了一段沉寂多年的历史:当年百西村有3名壮士服役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水师,均担任要职,其中2名与艇同亡,英勇殉国。 西樵镇百西村委会附近有一条村头村,入选为「南海区十大古落」之一。潘姓。 而北洋海军旗杆石则藏在西樵镇百西村黎村。据黎章忠介绍,旗杆石在一个老伯家门口的柴禾堆里,由于字迹被泥土覆盖,老伯一直以为是普通的花岗岩。 据黎章忠介绍,他到各村开展文化普查工作,看到露出一角的花岗石极像过去科举考试高中后的旗杆石。他扫干净泥土后发现,其中一石上刻着:黎晋荦,号卓然,西樵百西黎村人。清同治初,被选入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任扬武兵船管轮;另一块则刻着:黎星桥,毕业于福建水师学堂,效力北洋水师,光绪十五年,升任北洋左翼右营都司。 黎章忠查阅了许多北洋水师的资料,发现黎村还有一名叫黎晋贤的也服役于早期的北洋水师,也就是说,在清末,一个小小的黎村,出了3名北洋水师军官,其中黎星桥与黎晋荦还是同族兄弟。 黎晋荦(?~1895年)号卓然,西樵百西黎村人。清同治初,被选入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派充「扬武」兵船管轮。历充「南洋」、「飞霆」、「策电」等炮船正管轮。职内奉公勤慎,措置得宜。后为北洋大臣李鸿章调派任北洋舰队「威远」兵船正管轮、北洋左翼精练营守备。中日「甲午战争」事发,黎晋荦致书亲友,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之役」,在船上奋勇督战,抗击入侵日舰,保卫海疆。不幸为流弹所中,以身殉国。有旨赏银200两治丧,赏给三代云骑尉,世职袭次完时给予恩骑尉,世袭不替。 黎星桥,原名汉,与晋荦同族,毕业于福建水师学堂,机匠出身。光绪六年参军,效力北洋水师,历保水师千总。光绪十五年,升任北洋左翼右营都司。后任「超勇」舰总管轮。「超勇」巡洋舰,英国建造,1881年下水,排水量1350吨,马力2400匹,航速15节,火炮18门,鱼雷3具,乘员135人,管带黄建勋。光绪十五年,黎星桥升署北洋左翼右营都司。光绪十八年署缺期满,补授都司,赏戴蓝翎,以游击升用,充「超勇」快船总管。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艘巡洋舰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乙两艘巡洋舰,即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向对方宣战。北洋舰队和联合舰队面临着相同的任务:护送援军、争夺朝鲜半岛附近海域的制海权。9月13日,联合舰队本队和第一游击队开赴鸭绿江口,搜寻向北洋水师主力决战。9月16日,北洋舰队抵达鸭绿江口大东沟外。运兵船和鱼雷艇等小型舰只进入大东港内,再由帆船舢板将士兵辎重从大东港转运经大东沟登陆朝鲜义州一带,10艘主力舰在口外12海里处下锚。9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八日)13时20分,北洋水师超勇、扬威被日舰击中起火。是役,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以及触礁后被毁的「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六百余人;日本舰队「松岛」、「比睿」、「赤城」、「西京丸」4舰受重伤,死伤官兵300余人。此役即历史上著名的「黄海海战」。 黎章忠说,从北洋水师相关材料可以看出,他们都学识丰富,而且作战勇敢,其中2人与艇同亡,壮烈殉国。 黎章忠还找到了3名壮士的故居。记者看到,北洋水师三名军官的故居隐藏在黎村小巷深处,老房子由于长久没人居住,古老的木门已有些破损,青砖也长满了青苔。黎章忠说,他们的后人大部分迁到外乡居住。 南海地方文史界人士认为,过去珠三角地区河涌密布,江河交错,水乡人个个都是「浪里白条」,历代官府组建水师都圈定在珠三角水乡招募乡勇。如今,这两块旗杆石的发现可以作为以上论述最好的证据。 如今,旗杆石已经被村委会收藏好,等有机会重新安置在黎村村头,以纪念3名勇士。 据「黎氏儿女」网站记记载黎姓的海军将领人名录称:黎阿本,福州马尾船政学堂,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管轮班历届毕业生,第一届(1868-1874年)。黎家本,福州马尾船政学堂,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历届毕业生.第一届(1866-1871年堂课毕业,1873年9月舰课毕业)。黎晋路,福州马尾船政学堂,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管轮班历届毕业生,第一届(1868-1875年)。黎弼良,福州马尾船政学堂,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管轮班历届毕业生,第二届(1876-188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