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广东南海市沙头镇的崔氏与老姓 已阅:3130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崔氏大宗祠位于广东南海市沙头镇,又名崔氏宗祠、山南祠。位于南海区沙头城区,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建筑历时20多年,成型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代历经4次重修扩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祠堂库纵轴线式布局,一座五进,纵深105米,占地总面积4270平方米,内有大小堂室16间,楼阁3个,计有门口108个。前殿为牌楼式,分头门、仪门,前后紧靠,殿宽27.23米,以抬梁木构架和莲花托斗拱构筑,五层檐歇山式顶,每层檐脊有一陶彩凤,因名五凤楼,架上饰以木雕花鸟和人物故事的立体图案,手工精巧,造形生动。第二进为石牌坊,山字形,四柱三间,高7.2米,主间门宽3米,左右间门宽1.6米,外连花窗边墙,墙上有灰雕图案;牌坊四柱为花岗石,雕成抱鼓形,其余均以西樵山粗面岩石建造,石上浮雕为花鸟竹木图案。前额雕有「山南世家」,背面刻有「缵服扬休」四字。「山南世家」四字由明朝巡抚、广东监察御使陈联芳题词并亲笔书写,以赞崔氏曾有朝廷高官崔管(崔管为崔世英的先祖,在唐朝任职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以职位相称为崔山南),称崔氏宗祠是山南世世代代相传之家。

崔氏大宗祠还流传有一个传奇性故事,说这里的崔氏氏族按照等级是没有资格建造这样规格的宗祠建筑的,宗祠建好后,官府接到举报要前来侦查,如确实沙头崔氏一族将都会问斩,崔氏族人听到消息后赶紧找来南宋丞相增城崔与之画像在祠堂高挂供奉,才安然渡过灭顶之灾。

崔氏宗祠为始祖祠。源于崔氏到沙头最早的崔世英,其后人尊他为始祖,建祠祭祀,立堂名「永思堂」。民国18年(1929年)起,崔氏宗祠便成沙头规模最大的小学校。1976年,拆掉崔氏宗祠的后三进改建为中小学校舍,只剩下前两进。80年代,得到南海县民政部门支持,把山南祠前两进进行了加固维修,1994年,南海市把山南祠遗留下来的前两进建筑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崔氏后人也计划将此处建成崔章博物馆,以纪念崔章父子对武术的贡献。

不久前,广东省文物厅领导和广东省文物处的文物专家均曾前来考察。

崔姓的后人中,出了一位澳门特别行政区首长崔世安。2009年崔世安成功当选为澳门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时,广东各地崔氏乡亲赠送他对联,曰:「南宋拜名相承先启后,澳门膺特首继往开来」。崔世安的祖籍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崔嘉亨村。崔嘉亨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小村,村口竖立了一个高大的牌坊。牌坊两侧的对联「嘉瑞应贤才凯歌百代,亨里颂赤子德泽千秋」,巧妙地将村名「嘉亨」嵌入联中。村民介绍,这座牌坊正是崔世安的叔父崔德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出资兴建的。在崔嘉亨村,澳门崔氏家族捐资的物品随处可见。刚翻修完毕、焕然一新的祠堂和文化室就是崔氏家族所捐资。文化室以崔世昌、崔世安的父亲崔德胜的名字而命名,在祠堂第一进的墙上,写着有关澳门崔氏家族为村中捐资的记录。在崔嘉亨村,最早的有关澳门崔氏家族的记载是村口牌坊左侧小亭内的石碑,上面记录了崔德祺对家乡的贡献,如捐资改建沙路小学、资助兴建崔嘉亨水泥道路和自来水工程等。据了解,澳门崔氏家族多年来为村中捐助资金多达七八十万元。

崔氏后人现时还保存有《广东省南海市沙头崔氏族谱》共三篇(十七卷)。

根据《广东省南海市沙头崔氏族谱》记载:崔氏的一世祖质(号正文),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后唐庄宗时宦于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后遂定居江西宁都白鹿营(今宁都县黄石乡阳都村)。其十一世孙克(字子仁)迁居广东河源。克之孙世明(号月槎)、世英(号敬斋)迁居广州。世英又于南宋开禧二年转迁南海沙头北村龙腾里,其后裔为永思堂崔氏。世明六世孙福郎(字时泰,号玉田)于元至治二年也由增城凤凰山迁来沙头北村烟管社,其后裔为承绪堂崔氏。今二族散居于沙头镇一带近二十个村庄。常住人口近一万。谱之上篇一卷载沙头崔氏探源、族人居住村庄分布图、一世至十七民祖世系图。中篇八卷是承绪堂家谱,下篇八卷是永思堂家谱,各以村为单位立卷,每卷载村中各支世系图。

崔氏其他的族谱,可参考「崔氏家谱及其在社会学著作中的引用」,约有40种之多,见http://jixinren.blog.hexun.com/61822918_d.html。

2006年,反映客家人历史的《大槐树》电视剧开拍时,世界华人宗亲会邀请各界人士联欢,广东沙头的「崔氏文化网」也有代派出席。

从《广东省南海市沙头崔氏族谱》族谱可知:崔氏先人跟老氏的先人均是开封人,不过崔氏先人于唐代便经赣州南下,而老氏的先人到宋代才因「胡妃事件」南迁。  


作者:chinesemahan (2011/5/15 12:15:34)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5)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804.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