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西樵山菜为正宗粤菜,用料十分广泛,龟、蛇、鼠、狗、猫、狸、蚁、雀皆可烹煮,野菜、薯叶、草菇、瓜果俱是珍品,可以说,凡山里长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是席上佳。 这要归功西樵山独特天然环境。西樵山山上有一个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一个火山口湖,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最深处约有20米。中国地理学家陈小澄曾撰有《冬游西樵山》(见《西樵山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和《西樵山上的南天湖——旱天湖》(广东省地理学会1981年年会学术论文集,广东省地理学会印,1982年)等记闻,介绍西樵山成因。他说,西樵山上旱天湖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切割湖口直到湖底,湖水流失殆尽所致。又西樵山多悬崖峭壁,危岩巨石和飞泉瀑布,以及无数洞穴,皆为数次火山喷发,岩石风化,崩塌和流水冲刷等地球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湖三面翠峰围抱,湖水澄碧。天湖里的水非常清澈,清的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湖面非常的平静,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一样。湖边还有许多的花草树木。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还有许多的野花,野花的颜色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粉红的……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在野花的旁边,还有一排绿油油的柳树。环湖公路整洁,湖旁花木楼阁点缀,景趣天成。 天湖是游客观龙、泛舟待月的好去处。天湖泛舟,是一种饶有情趣的美的享受。湖面上有一个面积约4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令游客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湖的南面是一幢高两层的楼房,枕山面湖,古雅而宽敞,题名「观龙楼」,是为观看湖中赛龙所建。西樵山上扒龙船,是具有悠久历史而又别开生面的群众活动。早在明代便有「半山扒龙船」的活动。1981年锦龙盛会,也在这湖里举行,吸引了十万群众登山观看。楼的两旁。各有一条瀑布像垂虹倒挂,隔楼相望。天湖公园近期还引进高36米、宽17米的激光水幕电。 西樵山天湖公园有一家天湖酒楼,客人可以吃到天湖大头鱼、山坑鱼仔、山坑螺等美食。全鱼宴也是西樵山的特色菜,选用西樵山的河、湖、溪,涧中的水产,经名厨蒸、烧、烩、煎、灼、煮后,新鲜爽滑,其味无穷。西樵山的鱼生也不错,天湖的山塘鱼通过有叶井杂洁泉水精养,经良庖正在特设全通明玻璃紫中线造造间拙工造成的鱼生,也吸引了不少门客。西樵鱼生和豉汁浸鱼嘴是其中的两道名菜。 天湖不远,有一云端村,为西樵山山顶七村之一,游人有暇可循山间小径,直入村舍体会桃花园里有人家的田园生活。碧云村有一家「威哥美食」,生意火爆,店里经常客满,不少还是吃鱼生的。点了一条大头鱼,六斤多(15元/斤),用来焖冬瓜和佛手瓜。店里有个大鱼池,估计是塘鱼放在鱼池养上几天的。由于人客太多,厨师忙不过来,所以想来这里品尝的客人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一等可能就是一个多小时。 宝峰寺上的斋菜,善于南北结合,酸、甜、苦、辣、咸纷呈,迎合五湖四海人士的口味,而在选料上也有讲究,蔬果都在半山腰上以有机肥种植,新鲜甜美。西樵山的宝峰寺的斋宴,也很有特色,被许多人誉为最好的斋菜馆。据师傅介绍,斋菜,原为道家和佛家烹饪的以三菇六耳、瓜果蔬菜及豆制品为主的斋食菜肴,又称「寺院菜」。斋菜的最大特点是不使用动物性原料,就连某些植物性原料,如大蒜、咸菜等,也在禁用之列。斋菜的制作往往要先熬高汤,与俗家菜用荤料熬高汤不同,斋菜高汤用的都是素菜,主料是豆制品,还有黄豆芽、草菇等,经过反复熬制,一样能做成极为鲜美的汤。 斋菜有鱼、鹅、鸭、鸡等,看起来像荤菜,其实却只是形似与神似,全部材料都是由素菜制成。10多种斋菜放在一个大盆里,烹调出诱人的味道,数里之外仍然能够闻到香味。斋菜菜单中有:「香煎豆腐」咸香惹味,自制的豆腐分外嫩滑;「八宝斋羹」以冬菇、玉米、百合、金针菇、云耳等入汤,清润顺喉;「素乳猪全体」以大豆提取蛋白制作而成,几可乱真;「佛手瓜炒猪大肠」清爽甜美,佛山瓜可是南海西樵的特产。最不能错过的是「斋叉烧包」,一掰开来,斋叉烧的香味伴着热气直喷出来。2010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十九日),南海西樵山举办的「首届西樵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系列活动」时,曾在云海莲台景区举行过万人斋宴。 西樵山较著名的野菜有走马峰、紫背菜、捞山芋,再加上村仄易远种植的佛手瓜战佛手瓜苗(又叫龙苏菜),特色小吃做法http://www.7jv.info就构成了西樵山奇特的野菜美食。野菜烹调起来康健,又别具风韵。
该帖子被chinesemahan在2011-5-15 14:28: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