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长洲过去的水井 已阅:1060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chinesemahan曾在网志上写过一篇文章,名为「广州的古代水井及其历史文化意义」。大家如果有兴趣,很容易便可以找到。

文章写道:「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

水井不是供历代居住在广州城市的人饮用食水,同时水井也是先民留下的生活印记,是广州历史名城的标志。世界上的城市从建城伊始城市中心就没有变过的,据说全世界大城市只有三个:罗马、亚历山大、广州。我们之可以这样说,其中一个「历史见证人」便是在广州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发掘到的水井。

如果土丘是古代遗址的重要标志;那么对古代广州城的「拼图」,主要是依靠下列四项重要的历史遗迹:一是城市中心地,二是历代古城墙,三是道路、房址、水井、灰坑等生活遗存,四是城市生活排水设施。

广州则是一处充满水井的城市,这话一点也不假。据统计,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发掘至今,占地1.5万平方米的南越王宫遗址在不同年代层面共发掘古井超过500口,这些水井跨越了南越国、东汉、晋、南朝、唐、宋、明、清等时期。

目前,广州找到最古老的水井多是,同时是以在南越王宫遗址出土最为集中。最令人惊奇的是,南越王宫遗址在不同年代层面共发掘古井超500口,几乎都能渗出清泉。」

老姓居住的长洲,原本也有许多口水井,随着地区的发展,现时这些水井已不存在,有些连具体位置也再找不到了。网上流传一张照片称,长洲现时唯一的水井(现已封闭)。

有一种说法称,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长洲人仍多依靠水井供水。据长洲坊众忆述,那时候长洲到处都是井,差不多每条街也有,因为水井是居民开发的,其他人要水便要买,是门生意。

老家早年在长洲设酒厂酿酒,因此家中也有一口井,水很清甜。chinesemahan小时也见过这口井,随着酒厂遗址改建新房子,这口井也被填平了。

到了世上世纪六十年代,长洲虽然自来水已大致上接驳好了,但是在闹水荒的时期,居民也是靠井水捱过难关。

1950年代,由于长洲经济蓬勃,人口众多。为解决供水问题,香港政府在大屿山十塱半岛兴建一小水塘,再用一直径6吋的海底喉管引水至长洲码头附近上岸。当时还仿效了第一条从九龙至港岛海底喉管通水时的做法,在上岸地点建造了一个喷水池,在1955年8月启用礼当天,举行喷水仪式。 从照片可看见孩子们在喷水池前,欣喜若狂的情形,非笔墨可以形容。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全港食水短缺,长洲亦实行每四天供应食水四小时。

如今,长洲之食水由石壁水塘供应,大型喉管经北长洲海峡,直达长洲泵水库,经过处理后才供给居民食用。自此,长洲水资源问题才得以解决。

未来有计划在芝麻湾与大贵湾之间,兴建一条1.4公里长500毫米直径食水管,以代替现有10英吋之水管,于2010年开工,2013年9月完成。


作者:chinesemahan (2011/6/1 10:38:58)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972.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