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佛山出土的恐龙骨和恐龙蛋化石 已阅:1130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恐龙是古代的庞然大物。牠们生存的年代,最早是在三叠纪(2.5亿年前~2.03亿年前)中期,距今2.3亿年左右。其后是侏罗纪时代(2.08亿年~距今1.44亿年)。 到白垩纪末期(距今6500万年左右),恐龙灭绝。据科学家的考证,恐龙在2.3亿年左右就在地球上生活了,一直到6500万年前,它们才在地球上灭绝。

根据现有发掘的地层科学家发现,佛山地层早从侏罗纪时代就开始发育了,不过那个时代的地层中,至今没有发现恐龙化石。

从年代上来说,「佛山恐龙」是白垩纪时代的「宠儿」。据悉,白垩纪时期曾产生有腕龙、鸭嘴龙、霸王龙等种类的恐龙,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已鉴定佛山存有鸭嘴龙类、肉食龙类、角龙类等五六种恐龙。

2007年5月,初夏,人们终于可以窥见这种在白垩纪时横行佛山的古生物。当年,人们在三水大塘工业园的开发现场发现恐龙骨化石。这块长约20厘米的骨头,就是珠三角发现的第一块恐龙骨化石。

据「广州日报」报导,这块恐龙骨化石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有力地证明佛山曾「居住」过恐龙。这块恐龙骨化石被发现后,直到2010年,地质爱好者赵灿辉才在四会大沙发现一个恐龙牙齿化石。这枚牙齿非常坚硬,顶端稍弯,长度大概5厘米,已经专家鉴定为恐龙牙,但是否为食肉类恐龙牙齿,还有待更多佐证才能下结论。

至于佛山发现恐龙蛋化石最早在1987年。佛山市地质局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时,工作人员在平洲电缆厂建设中推开的山坡上,一块足有桌子那么大的岩石里,发现有一窝六七枚恐龙蛋化石。这些可爱的化石蛋也是长形蛋,发现后保存在佛山市地质局。

佛山恐龙蛋化石最震撼的一次发现,是在三水莘庄附近的一处河滩边。2008年12月,长期在此地开展研究的地质与古生物学家张显球用7个小时将一窝20个恐龙蛋化石「盘」了出来。这窝蛋共有20个,其中16个是完整的。这些蛋与之前发现的长形蛋体形不同,它们是圆形的,专业人士称之为「圆形蛋」。根据测量,蛋的直径约为9厘米。

此外,人们在三水二桥等地,也陆续发现有恐龙蛋化石。

佛山发现的恐龙蛋和恐龙骨化石,大多分布在三水大塘、河口一带及南海平洲一带。

佛山与河源、南雄等地一样,都曾发现过恐龙骨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不同的是,这两个地方发现的恐龙骨化石明显多于佛山,有些还发现了完整的恐龙骨架。佛山只发现零星的恐龙化石,张显球认为,恐龙化石埋藏得比较深,年代更早的一批地层覆盖较严,需把早年代的地层剥开后,白垩纪地层才会显现。河源山包比较多,开发建设时地层剥离得比较快,使得恐龙骨和蛋化石发现数量较多。而佛山的白垩纪地层很多被山包、建筑物、农田覆盖,难以短时间内发掘。

发现的恐龙蛋化石为何多于恐龙骨化石?张显球表示,恐龙骨架体积大,沉积过程中容易碎裂,而且需完整沉积,才好完整发掘。如果在沉积过程出现流水搬运等,会加大发掘难度。在三水盆地的形成过程中,并不排除流水搬运的情况。此外,从外观上来看,单个的恐龙骨化石与动物骨头化石区别不大,非专业人士即使发现,也很难辨别。恐龙蛋化石则不同,它体积相对较小,一般是一窝窝集体沉积。恐龙蛋化石外观与其他动物蛋类化石不同,明显偏大,普通人发现后即使辨别不出,也会觉得稀奇,发掘情况很容易被当成趣闻传播,也利于相关部门收集发掘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邢立达鉴定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认为,佛山可能是拥有珠三角恐龙蛋化石最多的区域。如果有更多的发掘,或对研究恐龙演变也具有巨大的意义。他表示,如果恐龙蛋化石大量存在,佛山应该也会有大量恐龙骨化石。

看来,佛山也应该考虑像河源市筹建恐龙博物馆,对佛山人民进行科普教育。


作者:chinesemahan (2011/6/3 9:19:5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035.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