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古生物化石遗迹也十分丰富。在佛山三水河口三水盆地,该处是中国白垩———古近纪盆地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最高的盆地之一。
中国著名地质专家张显球在三水家阳台上,摆放着品种丰富的化石,有鱼类、龟鳖类、恐龙、恐龙蛋等多门类化石,张显球说,其中一些还是珠三角地区首次发现。
2009年2月底,张显球的儿子张晓军在三水盆地中部发现两个「青蛙化石」。保存尚好,体长5厘米,通过显微镜,「青蛙」的头部、躯干、四肢清晰可见,上颌边缘长满细细梳状排列的牙齿,张显球称这些「青蛙化石」产于距今4500万年-5000万年的年代。这次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始新世及我国南方以往没有发现青蛙化石的空白。
张显球说,以三水河口北江大堤为分界,在这一片,北江大堤从南到北,地质从老到新。在该处北面的一个山坡前,现场散落着很多片状的石头,这是张显球发现鱼化石的地方。山坡上和空地上分布的是灰岩或油页岩,每一块石头都有5000万年以上的历史。张显球说每次来都有收获。
张显球在该处就找到一块鱼化石,在石头中间,可以清楚地看见有「一条鱼」,鱼有一元硬币大小,纤细的鱼骨头和鱼尾清晰可见。随后,张显球的内侄女及司机黄伟辉又先后找到了两块鱼化石。有一位老专家还找到一块上面布满了螺形白点的石头,他说石头上面附着的都是藻类化石。
在发现鱼化石的地方10米处,已被人为开辟出一块空地用于建设,张显球希望,三水古生物化石遗迹丰富,希望三水政府加以保护。
上世纪70-80年代在地质人员在普查勘探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各门类古生物化石,尤其以介形虫、轮藻、孢子花粉等微体化石最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