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尧帝与山东省菏泽市古成阳城城墙走向之发现 已阅:1189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尧,姓伊祁,或说姓伊、祁,名放勋,又称「陶唐氏」。唐尧,中国传说历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 ,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中国古代的原始部落联盟长。

《史记•卷001•五帝本纪》记载:帝喾有两个儿子──挚和放勋;帝喾死后,以其年龄最大的儿子挚继承帝位,为帝挚。尧好学而能干,十三岁时就受命辅佐帝挚。帝挚才干平庸,未能妥善管理国家。而尧仁慈爱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盛德闻名天下。于是各部族首领纷纷背离帝挚,而归附于尧。帝挚也自觉不如尧之圣明,终于在继位九年以后,将帝位禅让于尧。相传尧继帝位时二十一岁(一说十六岁),以平阳(今山西临汾)为都城,以火德为帝,人称赤帝。

尧让位后,继续关注国事,经常巡视天下,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尧有一后三妃。帝后散宜氏,名女皇,生丹朱。另有庶子九人。禅位二十八年以后,尧以一百一十八岁(有说一百一十六或一百一十七岁)的高龄逝世,安葬于济阴城阳(今山东邮城县南)。

唐尧在帝位70 年 ,90岁禅让于舜 ,118 岁时去世。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记载虞代的舜帝姓姚,名叫重华。他的父亲叫瞽瞍,没有知识,又喜欢妄作妄为。他的生母名叫握登,很贤德,可是早早就亡过了。他的后母为人不知礼仪,口里不说忠信的言语。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很傲慢。他们常常想了计策,要谋害舜。舜就像孩子般的呼叫哭泣,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舜以为父亲、母亲、弟弟这样对待自己,都是自己侍奉不得法,不能够得到爹娘弟弟的喜欢,过在自己,不在他们。舜帝这样的孝顺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天。有一次在厉山地方耕田,大象、飞鸟都来帮着他耕耘。尧帝得知了此事,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又屡次用艰难的事情去考验舜,而舜都能做得非常完美。舜帮助尧帝把天下治理的很太平,尧帝就把皇帝位子禅让给了他。

据《山海经》记载,「尧帝崩于成阳。」2007年,山东省菏泽市文物管理所的考古专家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辖区内初步探明了古成阳城城墙走向,从而确定了成阳古城地理位置,中华始祖尧帝陵遗址考证确定无疑。

菏泽现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遗址在菏泽市定陶县东北,古代济水流经时汇聚而成,向东流出成菏水,与济水相接。以水名称县,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划境内西北部为菏泽专区,治菏泽县。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称「天下之中」(《史记货殖列传》)。相传尧、舜、禹等著名氏族部首领都曾在这一地区活动。古史中称誉的唐尧(前2357~前2258年)、虞舜(前2257~前2208年)、大禹(2207-?)在这里留下了较多的遗迹。

菏泽市过去有成阳古城,始建于汉代,后被洪水淹没,继而为黄沙掩埋。据专家介绍,本次考古大量数据显示,成阳古城除西面城墙未找到(疑为洪水冲垮)外,其余三面城墙均保存完好 ,已探测到的城墙周长为2500米,最浅处仅离地表零点三米,最深处深及七米,且土质清晰,夯层明显,如此完整的汉代土城墙,在全国相当罕见。

《水经注》中留有记录,「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由此可见成阳城与尧陵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次成阳古城位置的确定,直接认证了中华始祖尧帝陵的方位,即现胡集乡尧王寺村。这与之前在尧王寺村陆续出土的尧王妃中山夫人祠碑残片、尧母庆都陵残碑、明曹州太守范希正重建尧王寺朱砂碑等文物相互印证,有力证明了尧帝陵确实位于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境内。

考古人员说,成阳城是寻找尧帝陵遗址的一个不动的坐标。成阳古城的发现证实了尧帝陵遗址的大致方位。考古人员在尧王寺村发掘出部分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片,也与尧活动的年代相吻合。

目前,考古队对成阳古城的探测工作正紧张进行,并开始转入下一阶段:对成阳城开始深度发掘,并逐步向尧帝陵扩展。


作者:chinesemahan (2011/9/13 0:05:24)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2,293.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