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佛山、南海境内,英舰船经常窜至平洲、佛山水道沿江一带骚扰。盘踞珠江大横滘口的英军多次拦截广州至佛山的渡船。 据姚薇元着的《鸦片战争史实考》一书中,记载「鸦片战争」初期,抵达广东的侵华英舰名单如下: 战舰: 「麦尔威里」号(HMS Melville)。英国皇家海军第三级战舰,属于黑色王子级(Black Prince-class)。1813年9月订购,1817年2月17日建成于「孟买船厂」(Bombay Dockyard),长53.6米,宽14.5米,排水量1768吨,拥有各式火炮74门。1857年转作医疗船,1873年出售。记载载:1840年7月7日(星期二),「麦尔威里」号发出了炮声,欢迎刚从好望角乘「皇后」号抵达的英军统帅懿律抵达。「麦尔威里」号被拖进来时触了礁,受创颇巨,裂口甚大,「麦尔威里」号必须修补。 「威里士」号(HMS Wellesley,一译「里斯立」号)。英国皇家海军第三级战舰,先后易名为TS Cornwall、「威灵顿公爵」号(Duke of Wellington)。「威里士」号1812年9月3日由英国皇家海军部订造,1815年2月24日建成于1813年9月订购,1817年2月17日建成于「孟买船厂」(Bombay Dockyard),长53.6米,宽14.5米,排水量1746吨,拥有各式火炮74门。1854年转作护卫船,1940在德军一次空袭时严重受损 ,沈于泰吾士河。1948年打捞出水,但破裂。据记载:1840年,英军统帅懿律抵达广东海面后,「威里士」号作为旗舰。7月4日(星期六),「威里士」号由英国皇家海军「印度舰队」的「皇后」号(Queen)汽船拖曳着,在前领航,直朝定海前进。 「伯兰汉」号(HMS Blenheim)。英国皇家海军至少有3艘舰是以「伯兰汉」号命名的,该舰建于1813年,原本拥有74门各式火炮,后改为60门。1865年损毁。 「布郎底」号(HMS Blonde)。英国皇家海军巡洋舰,战舰的资料不详。据记载:该舰曾参与入侵厦门。1840年7月2日,英军派「布郎底」窜入福建厦门内港,试图登岸递送帕麦斯顿致清朝宰相书及中文译本,由福建督抚报送朝廷。厦门守军拒绝接收,「布郎底」向厦门的炮台开火。清守军把「布朗底」号击退。1842年5月,「布郎底」号和其它英舰包括「康华丽」号(HMS Coruwallis)、「摩底士底」号(HMS Modeste)、「阿吉林」号(HMS Algerine)和西索斯梯斯号(HMS Sesostris)向乍浦前沿猛发炮火,攻打设置在各山寨阵地的炮台。接着,「复仇神」号(HMS Nemesis)、「司塔林」号(HMS Starling)、「皇后号(HMS Queen)、哥伦拜恩」号(HMS Columbine)、「伯劳弗」号(HMS Plouer)和「菲莱吉森」号(HMS Phlegethon),参与乍浦战役。 「都鲁壹」号(HMS Druid)。据记载:1840年3月24日,英舰「都鲁壹」号抵达广东海面时,两广总督林则徐闻讯后,写信给密友怡良:「所云尚带二三十船之语,则皆虚张而已。」 「康威」号(HMS Conway)。英国皇家海海军有多艘军舰是命名为「康威」号(Conway),在「鸦片战争」前至少有4艘英舰名为「康威」号。 「窝拉疑」号(Volage)。英国皇家海军的名舰,在中国人而言应视为最可憎的战争机器。据记载:中国守将关天培在虎门前线,屡次击败英军的挑衅,表现得十分英勇。1839年11月2日,在与英舰「窝拉吉」号((volage)和「海河新」号(Hyacinth)激战中,关天培手面受伤,仍屹立船头指挥作战,最后重创英舰,赢得胜利。英方资料称,「窝拉疑」号曾先后与「海河新」号在香港附近共击沈清水师29艘战船。 「鳄鱼」号(HMS Alligator)。据记据:「鳄鱼」号是英国远征军到达广东海面的第一艘船,时间是1840年6月9日,并于6月28日与其它英舰执行封锁广州入口珠江口及所有河道的作战任务。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