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何瀚澜(1892-1944),广东南海人。 1910年冬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十二届驾驶班毕业。第十二届计十二名(驾驶,宣统二年冬毕业),除何翰澜外,同学有何绰玻、岑寿樟、周天禄、陈宏毅、李孟亮、李继衍、王永、杨简、陆涛、伍自立、冯立灿。何瀚澜后入海军南京军官学校深造。 1913年4月17日,北京政府授予何瀚澜海军中尉军衔,任海军第一舰队「海圻」巡洋舰航海副、鱼雷正。1915年11月20日晋升海军上尉。 1917年,何瀚澜随舰南下参加「护法舰队」,支持国父孙中山先生。八月,国会十分会议在广州正式揭幕。军政府的首任海军总长为程璧光,海军司令为林葆怿,但程氏未上任。 1918年2月,程璧光遇刺身亡,海军由林葆怿延续主理。 1919年7月7日,广州军政府给予何瀚澜五等文虎章。 1920年11月,汤廷光为海军部长,海圻舰舰长林永谟为海军总司令。 1922年4月30日,孙中山师长教师因北伐军事遭到陈炯明的阻挠,决心将陆海军的指挥权集中于大本营,并为海军中闽籍与非闽籍官兵之龃龉日益猛烈,密令全面改组护法舰队,任命温树德为海军舰队司令,偏重新任命护法舰队各舰舰长,以稳固指挥重心。何瀚澜任「豫章」炮舰舰长。5月5日被孙中山任命为「飞鹰」炮舰长,旋兼护法舰队参谋长,8月10日升任「海琛」巡洋舰舰长,长314呎,排水量2950吨,官兵279人,是当海军的大型舰只。 1923年3月,孙中山返粤,设立大本营,任汤廷光为海军部部长、温树德为海军舰队司令。但此,孙中山命「永丰」、「肇和」、「楚豫」3舰,组成海军汕头舰队,以「肇和」舰舰长田士捷为汕头海军舰队司令、副舰长盛延祺为舰队指挥。护法舰队事实上已显示分裂形态。4月15日晨,温树德假传孙中山大元帅命令,将「海圻」、「海琛」舰驶抵汕头,胁迫「肇和」舰北上投吴佩孚。下午1时许,「肇和」舰上温树德党羽唆使山东籍水兵,以索饷为名,鼓噪闹事,枪杀了副舰长江泽澍。在此情况下,盛白沙登上「肇和」舰甲板,晓谕官兵,温树德党羽突然在人丛中开枪,甲板上顿时大乱,盛白沙跳入海中,被叛军射中数弹,成仁殉国。孙中山于翌年以大元帅令追赠海军中将军衔。汕头舰队崩溃,温树德遂乘机接受「肇和」、「楚豫」2舰。5月,孙中山以温树德谋叛,免除其职务,下令海军各舰统归大元帅间接受辖。然「海圻」、「海琛」、「肇和」3舰,已由温氏率领,驻泊于汕头,10月,「永翔」、「楚豫」、「同安」、「豫章」4舰,亦驶往汕头,与「海圻」等3舰集中。12月17日,温树德率七舰北驶,但现实北上者惟有6舰。其中「豫章」舰启程未久即因轮机破坏,不能随队同行,待修复后,只身飞翔,至厦门左近,被北洋海军练习舰队的「应瑞」舰阻拦收留,归属于第二舰队。何瀚澜协从温树德,投靠北方军阀,任渤海舰队军需处处长。温树德率六舰北上后,护法舰队即告消灭,留驻广州的「永丰」、「飞鹰」、「福安」、「舞凤」等4舰则组成练习舰队,直辖于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 1924年5月20日,民国北京政府授何瀚澜为海军中校。 1925年2月11日,何瀚澜任「海琛」巡洋舰舰长。 1927年7月30日,何瀚澜任安国军海防第二舰队参谋长。 1930年,何瀚澜因病退出海军。 「九一八」事变后,何瀚澜附汪投敌。汪伪海军方面设有广州要港司令部,由招桂章为司令,下辖广州和横门两个基地司令,各有陆战队一队。1943年5月25日,何瀚澜任汪伪海军广州要港司令。 1944年9月25日,在广州被军统特工刺杀。9月27日毙命。 1944年12月12日,何瀚澜被汪伪政府追赠为海军上将。汪伪海军上将只有3名,其余两人是萨福畴和凌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