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国父孙中山先生与南海李朗如 已阅:1335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李朗如(1889—1963),字澄秋,广东南海县西樵镇,一说是广东南海县西樵太平李村人(现西樵公社太平大队第七生产队)。由于前者出于李朗如后人所说,应该是可信的。

李朗如祖父李宜经(已故)。父亲李庸生(已故),商人。母亲洪氏(已故)。庶母,黄慧芳,67岁,家庭妇女,里负责其生活费,一向感情很好。妻,冯佩莲,是个贤妻良母型的家庭妇女,与李朗如感情相当好,1959年病逝,李朗如一直很怀念冯氏 。

李朗如1889年11月2日(光绪十五年乙丑十月初十)生于民族工商业者家庭。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进日本士官学校学习。

李朗如在日本结识孙中山,1906年加入同盟会,参与宣统三年(1911)三月二十九日的广州起义。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任总统府参军兼侍卫长。1914年,任中华革命军参谋长,发动讨伐军阀龙济光。1920年,与朱执信等驱逐桂系军阀,收复广东,使孙中山再度组织政府。1921年任非常大总统孙中山的侍从秘书。

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反革命叛变,炮轰广州观音山总统府,李朗如事先得知密报,立即冒险上山强行将孙中山背上身离开总统府,送往停靠在珠江边的「永丰」舰,随即通知蒋介石上舰护驾。把孙中山安顿好后,李朗如立即返回总统府,亲自把宋庆龄背下山。孙中山走避「永丰」舰时,李朗如一直伴侍左右。

1924年任广州市公安局长,因他主张和平解决「商团事件」,不被接纳而辞职。1924年10月,随孙中山北上,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为止,他一直在孙中山身边。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及随员等人离开广州赴香港。李朗如陪孙中山到香港后,即与廖仲恺一起留在广东继续负责总统府的事务。后来,随孙中山及夫人宋庆龄离开广州北上的随员有:中文秘书汪精卫、邵元冲、连声海、黄昌谷,英文秘书陈友仁,法文秘书韦玉,德文秘书朱和中,参军邓彦华、赵超,副官黄惠龙、马湘,高级参谋喻毓西,书记张乃公等。随永丰舰恭送孙中山一行赴香港的人有:廖仲恺、何香凝、伍朝枢、梅光培、罗翼群、李纪堂、李朗如,以及古应芬夫人、连声海夫人、朱执信夫人等。北上前几天,孙中山在广州拍下了一张珍贵留影。照片中,孙中山先生身着长袍、双手相握,端坐在前排的一张藤椅上。孙中山背后站着六位随从人员,最右一人是当时的大本营参军长李朗如。该照片拍摄的日期是在1924年11月10日。孙中山当年曾亲书两个大字「博爱」,题名赠给李朗如。李朗如一直珍藏在香港九龙塘沙福道石屋中,现由李建本保存在加拿大。可见孙李二人关系密切。

李朗如因拒绝参加「西山会议派」的活动,南返广州,任建国粤军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后又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务处长。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他请假回粤。1928年,赴北平迎接孙中山灵榇至南京紫金山安葬。

1932年任广九铁路局局长,因不满广东当局秘密处决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长陈复,移居香港。后财政部委派李朗如为广东省银行监察。

1941年冬,香港被日军占领,回曲江继任广东省银行监察,并被聘为省府顾问。此期间,秘密与蒋光鼐联系进行民主革命活动,参与营救被军统特别扣押的廖承志的活动,使之获释。曾经营湘粤花纱布实业公司,自任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移居香港,从事爱国民主运动。

李朗如任职过香港陈李济药房总经理、陈李济成药厂经理。1948年,与宋庆龄、何香凝等联名致电美国总统杜鲁门,反对以美元援蒋,要求制止内战,并积极参加李济深、蔡廷锴、陈铭枢等发起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活动,曾协助筹集医药被服等支持新兴、高明和鹤山的地方人民武装部队。

1949年10月15日从香港回到广州,任广东省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以后当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筹委会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等职。1956年起连任三届广州市副市长。1963年6月3日在任职内病逝。在广州银河革命公墓峰顶的李朗如墓碑上,铭刻着中共广州市委1963年6月在为李朗如举行公祭仪式上挂出的一对挽联:「愤清廷黑暗,恨蒋朝腐朽,紧随先行争民主;爱社会主义,跟共产党走,保持晚节喜功全。」

黄雄是李朗如的结拜兄弟,起义军官,前任广东省第二清剿区司令,后任广东省政协委员。


作者:chinesemahan (2011/9/23 21:42:29)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218.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