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康有为与瑞典的「康有为岛」 已阅:1911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康有为是19世纪末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行世界之路最长的思想者。1898年至1913年的16年间,他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后游历美、英、法、意、加拿大、希腊、埃及、巴西、墨西哥、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的提文凤女士如此说。

20世纪初,到欧洲来的中国人寥寥无几,像康有为这样的知名人士就更少了。1898年,康有为因为戊戌变法失败后周游到欧洲。据说康有为是第三个到瑞典来的华人,现在瑞典华人中的康姓人还以此为骄傲呢。

斯德哥尔摩是一个「万湖之城」的,拥有着2万多个岛屿,「康有为岛」算得上是个小岛,距陆地30多米,一条宽约3米的木桥连接两岸,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不用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完整个小岛。小岛淹没在树林中,被波罗的海环绕着,海风吹过时海浪轻摇,浪花朵朵摇曳起岸边的帆船,空气清新得完全没有海的咸味,称得上是个世外桃源。

1904年,康有为又到了瑞典,后来应当时的王室邀请到这个岛上居住,康有为被小岛的美景深深吸引,便买下了这个小岛。瑞典当地人叫「康有为岛」为「饭店岛」,该岛以前是个王室领地,岛上只有两个建筑:一个饭店和一个游泳场。

小岛正式的名字叫Korsholmen岛,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东南面的海滨小镇沙丘巴登。距斯德哥尔摩市区约15公里,驾车驶出市区,路边楼房和行人渐少,杉树和白桦树郁郁葱葱,偶尔能看到树林中别墅的红瓦房顶一闪而过。沙丘巴登所在的纳噶区是斯德哥尔摩有名的高尚住宅区之一。这里远离红尘喧嚣,是寻求清静和颐养的好去处。

康有为在岛上还搭建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取名「北海草堂」。据广东省社科院的赵立人研究员考证,康有为花了2.8万克朗买下,又花了7999克朗进行修缮。房屋虽非广大,但约可供10人居住,而且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于是就在岛上住了1年多,至1907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100多年过去了,当年草堂遗迹已荡然无存,这个小岛也早已被瑞典人收回。但当地的华人仍习惯把该岛称之为「康有为岛」。

在瑞典期间,康有为走访了不少城乡,参观了监狱和贫民窟,闲暇时到歌剧院、皇宫和公园走走。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斯德哥尔摩的露天博物馆斯坎森,他译为「思间慎」,这里有100多个瑞典各地的民俗建筑,体现了人文与大自然完美融合的园林之美

20世纪初,康有为周游列国,足迹几乎遍及整个欧洲。他考察各国的政治风俗,及其历史变迁得失,写下《欧洲十一国游记》。《瑞典游记》为其中一篇,详尽记载康有为在瑞典生活经历和感受,是研究瑞典政治、经济、风俗最早的史料之一。康有为曾经在周游列国的游记中这样描述瑞典:「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但该书从未正式出版。此书配有二十余帧历史图片,呈现百多年前瑞典的面貌,并由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Goran Malmqvist)审定配图,他还详细校注康有为的论述。

马悦然校注康有为的著作,也有一段插曲。话说1956年,瑞典汉学家马悦然 (Goran Malmqvist)任瑞典驻中国使馆当文化秘书时,突然有访客求见。来者是康有为女儿康同璧,她请他帮忙校对南海先生遗着《瑞典游记》的手稿。马教授猜 想是当时找不到懂瑞典文的人来核对中文译名可能的错误。

《瑞典游记》第一篇记载康有为父女于1904年八月十九日清晨自挪威抵达瑞典京城斯德哥尔摩。康同璧为1973年瑞典文版的《游记》写了序言。

近期有华人曾到到过斯德哥尔摩寻访「康有为岛」,在当地华人领袖引路下,他们在斯德哥尔摩一座漂亮的饭店Grand Hotel附近,找到「康有为岛」。入岛口有一座几米长的桥,桥口有个可行车的标识牌,汽车从桥上驶过,停在小岛的停车场。


作者:chinesemahan (2011/10/5 18:04:4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037.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