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老姓与黄帝 已阅:1074 / 回复:0(楼主)

老姓来源探讨(1)
chinesemahan

老姓,一个被认为是罕见的姓氏。关于老姓的来源,有很多种不同说法。其中之一是说老姓是来自黄帝子孙老童后代。老姓祖先的早年活动范围便应与黄帝有关。族群的分布,包括国内有广东(西樵、佛山、中山、新会、广州、德庆、吴川)、广西(怀集)、江苏(邳州)、湖北(丰润)、河南(开封)、四川。海外有香港、台湾。从民族来说,除汉族、傈僳族、满族均有此姓。

据老利娟说, 本来是姓童,后来,就改左相反的意思,姓老 。

黄帝的时代约活动于距今4700年前后的百年间,只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约8000~4000年前)的晚期。黄帝的建国版图,在先秦著作中,主要见于《竹书纪年》和《庄子》等古代文戏。

根据《竹书纪年》说:「贡傍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有熊是黄帝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围绕有熊,黄帝登具茨山、崆峒山(在今河南西南),到过襄城、洞庭湖、阪泉(扶沟,一说在河北涿鹿县)、涿鹿、赤水、昆仑山等地。它是以河南新郑为中心,北到河北,西至昆仑,南到两湖。南北相去约1500公里。到了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述黄帝活动范围,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即甘肃陇右),南达长江,北至釜山。南北东西皆约1500公里。

在河北的涿鹿城,相传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都城。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在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的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遗址,残存的城墙从城外看仍然有十几米高,城墙上整齐地排列着夯筑城墙时固定夹板的插孔,城墙底部宽约10多米,顶部宽约3米。古城呈正方形,城墙间长宽约500多米,当地人称它为黄帝城。因此黄帝的活动中心应以涿鹿城为中心。

陕北一带,具有着十分丰富的史前文化底蕴。研究黄帝及其文化,应首先从这里出发。2007年3月14至16日,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与延安市文物局、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及黄陵县文物旅游局等单位合作,对黄帝陵及周边的史前遗址做了初步的调查。位于黄帝陵之东的田庄乡赵桌村南的赵桌遗址,发现一处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一处大型仰韶文化遗址。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2009年,文物工作者在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黄陵县店头镇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条古道。该条古道未见史料记载,其规模和工程量的堂皇浩大远超过古代民间道路。有关专家认为,可能与古代黄帝陵祭祖有关,也有可能是某一时期的官道。黄帝陵所在的陕北南部的延安地区,属洛河中上游。调查表明,这一是仰韶文化的重要分布区之一,已发现遗址545处。其中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特大型遗址3处(富县交道遗址面积为250万平方米,洛川坬盘遗址150万平方米,洛川新店遗址120万平方米),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遗址也近30处;最早的属仰韶文化早期,大部分遗址属所谓“黄帝文化“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而被认为是「黄帝故里」的河南新郑,仅发现仰韶文化遗址9处,最大的一处面积仅10万平方米。因此,如果把仰韶文化与「黄帝文化」联系起来的话,黄帝陵所在区域的考古学文化,理应是探索「黄帝文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区。

有人提及黄帝后人有一种身体特征,就是脚趾尾有异,即是尾脚趾上有两片脚趾甲,这两片脚趾甲,一片大,一片小,两片脚趾甲生长得不整齐。有传说祖先自中原往南移民到广东期间,不慎撞伤脚趾,导致重甲,成为身体特征。


作者:ivanlo (2010/10/2 14:42:3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847.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