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邓慕韩,三水白坭清塘村人。白坭有一条名清塘文桥。古桥长25米,宽2.5米,桥身由一根根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该桥入选广东省「百大新发现」文物点,曾是沟通白坭丹灶两地要道,邓慕韩少年时可能也经常行过。 邓慕韩祖父辈经营茶叶、典当业,为当地富户。 据植伟森介绍,1904年,23岁的邓慕韩东渡日本,留学东京弘文学院。弘文书院,初名亦乐书院,是日本教育家嘉纳治五郎在东京牛込为中国留学生创办的学校。之后为避乾隆帝御讳,改名宏文书院。该校学生有陈天华、黄兴、杨度、胡汉民、牛保才、杨昌济、张澜、朱剑凡、胡元倓、李琴湘、方鼎英、许寿裳、鲁迅、陈幼云、陈师曾、陈寅恪、刘勋麟、鲍贵藻、李四光、侯鸿鉴、郑菊如、李书城、林伯渠、邓以蛰等。邓慕韩与留日粤籍学生萧友梅、陈叔平和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同居一寓。 20世纪初,广东三水有两位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名人,一个是邓慕韩,一个是谭发。1905年7月19日,孙中山先生由欧洲返回横滨。7月30日孙中山先生在东京赤坂的黑龙会所召开筹备会。当日除甘肃省外,17省均有代表70余人参加,决定将兴中会(孙中山)、光复会(蔡元培、章炳麟时在狱中)、华兴会(黄兴)三会统一。8月20日,同盟会在日本东京赤坂区葵町三番地阪本金弥(东京赤坂区灵南坂日本国会议员)宅成立,当时,坂本就借宿于实业家大仓喜八郎家中一个房间内。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其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到会者留日学生秋瑾、徐锡麟与华侨及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即宫崎滔天)、梅屋庄吉等,入会者有300余人,宫崎寅藏、平山周、萱野长知等三人特准加入。同盟会总部设在东京。邓慕韩由冯自由引荐拜谒孙中山先生,不久加入同盟会。 9月初旬,冯自由抵达香港,即与李自重、陈少白、郑贯公等筹备组织同盟会香港分会。 l0月7日,孙中山偕黎仲实、谢良牧、胡毅生、邓慕韩等从日本乘法国邮船赴越南西贡,募集革命经费。10月15日,船过香港时,冯自由与陈少白、李白重、郑贯公、李柏(纪堂)、容开(星桥)、黄世仲、陈树人等登轮谒见孙中山,由孙中山亲自主持同盟会宣誓仪式,陈少白等人一一举手加盟。电影《十月围城》说,清廷派出几百名杀手伏击孙中山先生,此说是无史料可查的。 当时,从日本到越南的航程约12天,预计孙中山本人于10月19日抵达越南,此时间符合他10月下旬在西贡堤岸成立同盟会组织的记录。据当时随他到越南的邓慕韩在《追随国父之回忆》(刊1947年《三民主义半月刊》10卷3期)中说:「先生居西贡一个月,将有法国之行」,依此推算,他应在11月20日左右离开越南西行。孙中山先生来到越南时,当时日本政府应满清政府要求以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为由将他驱逐。 孙中山先生同他的战友在那里待到1906年初。期间,孙中山受到曾锡周、马培生、李竹痴等热情接待,因此地为法国商业区,而附近的堤岸为华侨集居区,孙中山在西贡住了一二天后即赴堤岸,受到当地华侨的欢迎。随即成立同盟会,人盟者有李晓初、李卓峰。刘易初、黄景南、关唐、李亦愚、曾锡周、马培生、李竹痴等多人,举刘易初、李卓峰为正副会长,以刘易初的昌记行为通讯机关。 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曾描述吴弱男、吴亚男俩姊妹一段趣事:「两年前(1906年)某日,东京同盟会开干事会,有吴弱男、吴亚男姊妹至党部谒总理(即中山先生),衣洋装,挂金表,以英语向总理详谈,娓娓不休。迄摇铃声动,二女仍不告退。慕韩(即邓慕韩,中山先生之随员)乃手持价值二百余元之大金表告总理以开会时刻,二女始匆匆兴辞。慕韩谓此举全靠大金表吓走小金表之力。」吴氏姊妹的革命热情与中山先生的领袖风采跃然纸上。 对孙中山的读书、写对联戏谑,书中也有记载:「总理生平不喜读小说,而于小说之章回目则颇娴熟。丙午(一九0六年)居东京时,尝效小说体,戏撰一联赠邓慕韩、陈和二人云:‘ 邓师爷厨房演说,陈和叔冷巷失鞋。’」原来邓慕韩绰号师爷,那天章太炎、胡汉民等人在孙中山住所高谈阔论,邓慕韩无从置喙,就到厨房与厨师陈和,还有日本女仆大讲时政,兴高采烈,声震户外。厨师陈和也是同盟会员,喜好赌博,常用买菜钱去财赌;有一次赌得身无分文,回不来了,向孙中山要一双买鞋钱才能回来。冷巷是广东土话,即走廊。孙中山以这幅对联说笑他俩。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孙中山先生与邓慕韩十分熟稔。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