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黃帝養生老師容成公與房中術 已阅:2206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房中術因為流派不同,而歸宗於不同始祖,如黃帝、容成子、彭祖等人,但多與黃帝有關。據青城別錄載:歷代房中家之可考者,凡359家。

中國上古的人物多少都帶有神話的色彩。容成公也不例外,其生平难以考据。传说中是仙人,黄帝之臣子,是指导黄帝学习养生术的老师之一。曾经栖自太姥山炼药,后隐居崆峒山,年200岁。其声名事迹载于《黄帝内经•素问》、《神仙传》、《列仙传》、《轩辕本纪》等书中。《列仙传》称其为老子之师,又曾为黄帝之师,见于同穆王,擅辅导之事,居太姥山修仙,后转徒崆峒山,年二百余岁,善导引之术,保精炼气,老而转少,面带幼容。又《云笈七羲•轩辕本纪》日:有窖成公善补导之术,守生养气,谷神不死,能使自发复黑,齿落复生,黄帝幕其道,乃造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即访。

容成人也有被稱作四川人,位列「蜀之八仙」之一。「蜀中八仙」包括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谯秀《蜀记》:「蜀之八仙,首容成公,即鬼容区,隐于鸿蒙,今青城山也。」

如果按史籍記載推算,从黄帝(公元26世纪初)至商末(纣王,公元前11世纪)即已有1500年,而周穆王又为周代第五位君王,可见若以此为依据,容成年龄至少1500岁,显然这不足以为信。《庄子•则阳篇》注则说他是老子的老师。《列子•汤问》:「唯 黄帝 与 容成子 ,居 空峒 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

到了漢代,又說容成公和老子均行房中術以致壽,容成公又成為老子之師。此外,他還是一位陰陽家。《漢書•藝文志》除著錄《容成陰道》二十八卷列為房中家之外,另有《容成子》十四篇歸入陰陽家,與鄒衍等人為儔。

漢晉間,盛傳房中術,容成公的聲望最盛。容成公的著作目錄,《汉书•艺文志》著录有《窖成阴道》二十六卷,《抱朴子•遗览》载《窖成经》一卷,《后汉书•艺文志》载《甘始容成阴道》十卷。

《容成阴道》。本书共26卷,传说为容成所著。可以肯定的是,容成为房中养生家,至少在汉代时已享有盛名。本书的内容可从《十问》中得知,其要点是:第一,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第二,精气无形,天人至宝。第三,抟精之法。抟精之法,即聚积精气的方法,容成认为有二,一是食用,「翕甘潞(露)以为积,饮榣(瑶)泉灵尊以为经」,天之甘露,瑶池之水皆含天之精气,饮食此物,可补精气;二是呼吸,「息必探(深)而久,新气易守。宿气为老,新气为寿。故善治气者,使宿气夜散,新气朝最,以彻九徼(窍),而实六府」,呼吸新鲜的空气能使人长寿,所以主张在夜里排出浊气,在早晨吸入新鲜之空气,而这新鲜的空气可以使九窍畅通,六腑充实。同时提出炼养精气亦有所禁忌,即「“食气”」之「四咎」。自然界并非所有空气皆是精气,而其中有许多有害之气,并因四季的变化而不同,故告戒人们禁之,即春天应避开导致温病的邪热之气(浊阳),夏天应避开夹杂暑热之气的贼风(汤风),秋天应避开霜露之气(霜氵瞀),冬天应避开严寒之气(凌阴)。第四,精盈必泻,精出必补。认为饮食和呼吸所采之天之精气,最后变成主宰人生命的精气,而这个精气皆由性行为调节,「“精盈必写(泻)」,通过性行为而使精气出,但精不可一日亏缺,所以「精出必补」,因此,节欲守精才能长寿。

《容成陰道》二十六卷——「陰道」即交合陰陽之道,也就是古人常說的房中術。《后汉书•方术列传》記載:「冷寿光、唐虞、鲁女生三人者,皆与华陀同时;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行容成公御妇人法…」可見容成公有「御婦女法」。李賢在《後漢書•方術傳》注中加以引用,並解釋說,「御婦人之術,謂握固不瀉,還精補腦。」「還精補腦」之術在《後漢書》中有記載,書中說冷壽光行容成之術以致長生。所謂還精,即在射精之時壓迫陰囊與肛門之間的尿道,使精液進入尿道,以後與尿一同排出體外。

容成的「补导之事」,是指怎样使男性在性交时保持不射精同事又让女性获得高潮的技巧,这样做被认为可以从女性生殖器(玄牝)中获取「精」而使男性延年益寿。与发明历法相比,容成在性技巧方面的名声要大得多。《汉书•艺文志》所载「房中八家」之首,就是《容成阴道》二十六卷——「阴道」即交合阴阳之道,也就是古人常说的房中术。但元代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編者趙道一認為,容成公所得「煉精於玄牝」 之道實非房中。「後世不得其道,而流於傍蹊曲徑,抑末矣!又極而至於為御女之術, 乃托容成公以為辭,誤也」。

道家宗教行為中還有最令人驚異者,是「陰陽雙修」。有謂其主張一般的婚姻生活與個人私下修行的功夫公開化,成為一種儀式。這種儀式叫「中氣真術」,又叫男女「合氣」。該術始於公元二世紀張良和張道陵時期,到公元400年之際,在孫思邈的領導下,已經很普遍了。但這種做法在維護婚姻關人士的眼中,簡直「大逆不道」。


作者:chinesemahan (2011/10/23 11:27:3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2,84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