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编辑 河南巩义是北宋王陵园区。北宋一共有9个皇帝,除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掳走惨死漠北外,其余7个皇帝都葬在这里,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宏殷的陵墓,巩义皇陵素有「七帝八陵」之称……。 巩义位于河南郑州、洛阳两大古都之间,南望嵩山,北临黄河,洛水自西向东蜿蜒而来,这里自古以来就被风水先生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在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6公里、面积30多平方公里的北宋皇陵陵区。 除了从开封迁葬到巩义的赵匡胤父亲赵宏殷的永安陵外,入驻巩义陵区的第一座帝陵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永昌陵。赵匡胤在位17年,但正值盛年的赵匡胤只是选定了巩义为大宋的陵区,却从未提过建陵之事。976年10月20日夜,年仅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巩义皇陵不得不仓促开工,宋陵只修了短短的7个月,参与建造王陵而被石头压死者就达200多人。 永昌陵建好后,赵匡胤的灵柩从开封被护送到巩义下葬,送殡行列多达2万人左右,从开封到巩义,历时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护送的队伍中光拉灵柩的就有1000多人,送殡队伍到达陵区时,距赵匡胤死正好7个月。自至,北宋形成了这种规矩:宋代的皇帝事先都不建陵墓,死了以后在7个月内把陵墓建好,然后去埋葬,形成了「七月而葬」这样一个习俗。 为了修建陵墓,宋室王朝拼命开采石块。以大宋第7代皇帝哲宗修建永泰陵为例,共动员4600多人组成采石队在离巩义陵区30多公里的粟子山采石,这些工匠必须完成27600块的采石任务。为了运输这些石材,又动用了士兵、民夫1万多人。在陵区,修陵的工匠又有4万多人,这样算来,一共有5万多工匠被集中到了巩义陵区。由于工作艰苦,没有饮用水,没有地方住,工匠们往住死在荒野里,成为冤为野鬼。据碑上讲,一到阴雨天气,就鬼哭狼叫的,百姓说这都是冤死人在喊冤了。 《宋史》记载了这些开采的石头的用处,在修建永定陵时,地上雕刻仅用了62块石头,门石用了14块,地宫却用了27377块。也就是说,被埋入地下的地宫用石占了绝大部分。 修建皇陵的开销也很惊人。史书上记载了公元1063年修建宋仁宗永昭陵的开销情况:共计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丝绢250万匹,耗费占当时北宋国库年收入的一半。 北宋皇陵,不但有七月而葬的规定,还按风水要求,把王陵位置朝坐北朝南方位建造,每个陵区都由安葬棺木的上宫、日常进行祭祀的下宫以及附葬的皇后和王室子孙的墓组成。 北宋皇陵陵区有8个大墓,根据李皇后墓的挖掘情况和近几年探测的结果,考古人员推测皇帝的地宫有三十几米深,地宫仿照地面宫殿建筑,整个墓室建造得富丽堂皇。据介绍,皇帝生前所有的日常用具,金枪、板刀、弓箭,金银器皿都埋在地下了,在地宫、甬道和耳室里,还摆满了皇帝喜爱的各种宝物。特别是仁宗,生前有一匹白龙马走起来有音乐的节奏,最后他交待说死了以后,把这匹马殉葬到墓里面。宋真宗则把「天书」和「瑞物」作为随葬物品随葬,包括他生前读老子的《道德经》,陪葬品大概总件数有3000多。结果这些珍宝反而成为宋室王陵遭到浩劫的诱因。 宋真宗景德四年,为了保护皇陵,北宋划巩县、堰师、登封各一部分建立了永安县,永安县就是专门的皇陵保护管理区。除驻有部队外,还有一些柏子户专门种柏树,对陵园进行绿化。还有的记载比较清楚,就是当时皇帝埋在上宫,在下宫还住了一批管理人员,是原来跟着皇帝的侍婢或者侍女,包括一些太监,对皇帝进行四时祭祀。就是皇帝死后,还要享受活着一样的待遇,每天该吃饭的时候专门有人供食。 1127年3月,金兵攻下大宋都城开封,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金兵不仅对京城开封大肆劫掠,而且对北宋皇陵也开始了疯狂抢劫。1130年,金人在大名府封宋朝的投降官员刘豫为大齐皇帝。有一天,刘豫发现一个士兵拿了个水晶碗,感觉非常精美,后来得知是从永裕陵盗来的。刘豫就让他儿子组织了一个专门的挖墓队伍,史书上称之为“淘沙队”,重新把宋陵又挖了一遍。1278年,南宋灭亡,元朝建立。蒙古人控制北宋陵区后,他们怕宋代的遗民怀念先朝的皇帝,就把北宋皇陵上的建筑全部烧毁,并犁为废墟,这也是北宋陵区只有孤零零石雕的原因。使北宋王陵饱受洗劫。 1995年初,为配合宋陵抢救保护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进驻宋仁宗永昭陵,对这座陵墓的地面建筑遗址进行一次全面的勘查,并按原样进行恢复的,这也是目前宋陵「七帝八陵」中唯一复原的皇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