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房事养生渐渐成为了养生的一个重要部分。 人是归属于大自然,故应该迎合天时本性,除了注意做爱的情绪、次数、环境、健康状况,还要把握做爱的最佳时期。《黄帝内经》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道。」 首先是性行为的年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可能有子。因为在这个阶段,男女天癸至,已具备了生殖能力,阴阳交合也可能有孕育。因此,从生理发育看,女子天癸未裕,不可近男色;男子方苞未开,不可近女色。故男子必三十而有室,女子必二十三而嫁,于养生延年,乃孕育优生都有益处。 其次是做爱时间。《黄帝内经》解释,人最佳做爱时期在亥时。亥,12地支之末。古书《说文解字》,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一代表开始、新生,亥代表时末、终结、轮回。亥时,指的是晚9-11点,一天24时最后的时辰,对应人体的三焦。据《黄帝内经》解释,亥时之前是人的心包经当令,「喜乐出焉」,心情愉悦到极致,自然身体也要达到放松愉悦的状态。此时便是天人合一,阴阳和合,男女交媾的最佳时期,有益增进夫妻感情和身心健康,同时也利于优生优育。西方从人体生物钟的角度,也提出晚10点是最爱的最佳时间段。不过,有科学报告指出:其实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晚上做爱并不科学。理由是晚上造爱俩人都身心疲惫,而且肉搏战之后又因为大脑皮层分泌过多兴奋的物质,所以不容易很快入睡,影响第二天上班的工作热情。因此,最新研究表明,清晨也是做爱的绝佳时刻,由于清晨人体气血重新分配,经脉畅通,气血充足,这时做爱人更容易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高潮。这样的性懓行为称作「黎明炮」。 第三是人要因应不同季节,性爱频率须有调节而产生变化,例如 (1)春为四季之首,万物复苏,气象更新,充满蓬勃生机。在这种「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季节里,人的思想意识及身体活动应顺其自然的变化,身心保持势展畅达的状态。此时性生活较冬季应有所增加,至少不能对其加以过分的制约。适度增加性生活有助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有利身体健康。 (2)夏日来临,花木繁茂,生息旺盛,阳气浮长。此时人的心情愉快,性的欲望也相对增强,性生活应随其意愿,使体内的阳气不受任何阻碍地向外宣通发泄,顺于自然。 (3)金秋萧杀,草木凋落,四处寒蝉,人们也应该神宁志,克制欲望,减少性生活,使体内的阳气不再过多地向外发泄,以贮藏精气,为抵御冬季的严寒准备条件。 (4)严冬降临,冰封雪飘,阳气潜藏,万物潜匿。这种季节应节制性生活。如果恣情纵欲,势必导致体内的精气过多地外泄,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而且会失去明春的良好开端。如《内经》所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包涵了严冬节制房事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冬季性生活的调谐,是四季调谐的关键,切不要等闲视之。 古代养生专家根据四时季节的交替提出了「春二夏三秋一冬无」的理论。具体来说,是指随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更替,性爱次数要相应增减:春天每7 天可做爱两次,夏天可增为3次,秋天减为1 次,冬天就应视身体情况减少做爱频率。 第四是做爱是有禁忌的。书云:「阴阳交接之道,要敬畏天地,切勿犯之。」男女做爱,阴阳交接,就应该要在自然、欢喜、平顺、安详、融洽之下进行。而古人对做爱的禁忌区分成四类:「天忌」、「地忌」、「人忌」和「鬼神忌」。这种说法相当于现代人的优生学。 「天忌」指:月朔日、月望日、上旋日、下旋日、月蚀、日蚀、月晦日、黄昏之时、日中之时、夜半之时等,不宜做爱。 「地忌」指:大风日、豪雨日、雷电日、台风日、地震日。大寒、小暑、春秋冬夏节气之日。夏至后的丙午、丁未日。冬至后的庚申、辛酉日。 「人忌」指:生病、体弱、劳倦、恐惧、大喜、大怒、失败、沮丧时,不宜做爱。饮酒、过饱、小便、沐浴后,不宜做爱。 「鬼神忌」指:天忌之日、阴神之日、血忌日、日破日、迎送五日中,不宜做爱。庙宇、佛塔、教堂、灵堂、葬仪社、深井、炉灶、厨房、厕所、坟墓、或棺材旁,决不做爱。 古人的说法,有些是有科学的据的。例如「人忌」中提及「饮酒」不宜做爱,因为「醉以入房」,表面上很愉快,其实是以下一次更大的不愉快来作代价的,因这是典型的透支。中医认为这样对人体的伤害是最大的。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出来的孩子可能是呆傻的。 该帖子被chinesemahan在2011-11-21 23:45: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