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中国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2011年11月16日通报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于16日起开始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 2011年入秋以来,北京等城市接连出现灰霾天气。而美国使馆和北京市环保局关于监测数据谁更准确的辩论更是让「PM2.5」这个专有名词迅速走红。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其能负载大量有害物质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上述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灰霾现象频繁发生,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空气质量管理要求。 该负责人透露,《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三方面改变:一是将现行标准中的三类区并入二类区;二是完善污染物项目和监测规范,包括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收紧PM10和二氧化氮浓度限值等;三是提高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 据悉,这是中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上述负责人指出,把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每立方米0.035毫克和每立方米0.075毫克,与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这既符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也能更好地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缓解公众自我感观与监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 一尚以来,冬季养生要注意以下八点: 一宜少出汗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 二宜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的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30 min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三宜防犯病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的症状加剧。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作。 四宜水量足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仍不应少于2 000 mL~3 000 mL。 五宜调精神 冬天确实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而改变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活动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六宜空气好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在室内放一台负离子发生器,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七宜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冬季食用。 八宜早入睡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在面对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严重情况下,中医师建议冬季补肺首选是杏仁,因为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甜杏仁是一种健康食品,适量食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显着降低心脏病和多种慢性病的发病危险。 《本草纲目》中列举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杏仁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萝卜杏仁干姜梨」,治咳有效不求医。按中医的理论,时脏对应,秋季属肺。立秋后是养肺、补肺或治疗肺部疾患的最好时节。补肺的有银耳、百合、猪肺、柿饼、枇杷、荸荠等。而其中当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属。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甜杏仁滋润补肺功效更强。 杏仁最好与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温热时喝;和猪肺一起炖汤,也有滋养缓和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