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河南纪念张仲景的医圣祠与神农画像 已阅:1107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是中国名满世界的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医圣祠座北朝南,占地约17亩,其始建年代无确考,后经明、清多次扩建。清末曹德宇编绘的《医圣祠图志》中载,整个祠宇包括正、偏两院,正殿塑有仲景先生像及历代名医像,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问亭」、「内经楼」等。

「医圣祠」三字为郭沫若于1959年12月所题写。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对医圣祠进行修葺。文化大革命时期,张仲景的塑像被摧毁,墓亭、石碑被砸,「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被洗劫一空,目前的医圣祠是在文革后修建的,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4A景区。

现时医圣祠的大门为仿汉建筑,一对子母阙耸立门前,气势宏伟,金碧辉煌,阙上的彩绘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门庭内有一个巨大的石屏,是一块完整的石料制成的,长高各为3.5米,重达6吨,是中国当代碑林一绝。其正面雕刻的是《张仲景传》,为已故名医黄竹斋先生撰写,描述了张仲景的一生。两侧是由中国著名的老中医任应秋题写的对联:「阴阳有三,[2]辩病还须辩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背面雕刻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说明了他自已从医的原因。门庭内还有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大医学家的塑像,分别是医和、王叔和、华佗、李时珍。医圣祠后花园有喷水石龙,另外还有羊头四角砖墓。

东西偏殿内陈列着从医圣祠出土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医圣祠的「三宝」,分别是:

一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针灸陶人,身高24厘米,胸宽7厘米。陶人造型质朴,浑身遍布排列成行的针灸鹤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比宋代针灸学家王唯一主持设计的针灸铜人要早将近一千年,其艺术价值很高,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针灸陶人复制品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二是中国国家二级文物晋咸和五年医圣张仲景墓碑,晋碑立于公元330年,距医圣卒年只有111年,碑文雄伟潇洒,线条流畅细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是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第46代孙张绍神所珍藏,几经辗转,才得以保存。1982年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米伯让遵照先师黄竹斋的遗愿,将其赠送医圣祠珍藏,医学家称这套木刻版为善版、珍版、绝版。

院内两侧的东西长廊,分别镶嵌着《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历代名医画像》石刻200余方。西长廊里镌刻着自伏羲以来至明清历代名医117幅石刻画像,记载着他们的生平及主要医学成就。


作者:chinesemahan (2011/12/13 12:34:1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085.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