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从中亚至远东的罗马人遗迹 已阅:1181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安卡拉城堡位于旧城中心,最早由迦拉太人(Galatians)建筑,由罗马帝国最后建成。这一带是安卡拉最古老的地区,城墙内有很多土耳其古老建筑,现已经修复,并得到保护。城墙内街道很窄,。城内一些大的建筑已改成传统的土耳其餐馆。登上向着城门的小山冈,可以看到有很多卖香料,辣椒,干果,核桃花生等干鲜果品以及所有食品材料的商店,还有地毯、刺绣、古董等商品。从城堡外就可以看到古剧场中残留的舞台和后台的遗迹。在这里发掘出的罗马时代的雕刻被展示在安那托利亚文明博物馆里。剧场观众席部分的发掘工作仍在继续。

在安纳托利亚博物馆内,可以看到古罗马的文物。安那托利亚考古学博物馆,里面展示包括罗马在内各个时代的珍贵文物。

在土耳奇伊斯坦布尔,2006年,考古人员在当地发现一处四世纪东罗马帝国时期港口遗址,并在此发掘出大量文物。

位于老城中心的乌鲁斯(Ulus)地区,发现具有罗马浴池的典型特征的浴池,浴池分冷水池、温水池和热水池。这个浴池是为祭祀医学之神阿斯库雷皮奥斯(Asclepios)而由卡拉克拉(Caracalla)皇帝于公元3世纪修建的。现在仅遗留了其基础部分和一层部分。

古代罗马的海上交通甚至连通亚洲。罗马时期的著名著述家普林尼,将埃及到印度的航行分为四阶段航程。第一阶段由埃及港口出发,经红海到达亚丁;第二阶段从亚丁乘西风越过阿曼湾直航巴塔拉;第三阶段从亚丁开辟了直航孟买以南的席格勒斯;第四阶段则是在公元前后,来自埃及的船只从南阿拉伯港口直放南印度的莫席里(今克朗格诺尔)。这样,在罗马奥古斯都时代,从埃及港口驶出的船队,7月扬帆南下,30天后到达红海南端,再顺风直驶,经过40天,9月即可停泊在莫席里。当年11月,这些船只即可返航,翌年2月回到红海北部诸港,或直抵亚历山大里亚。亚历山大里亚—莫席里航线开通后,罗马人从海上前来中国,就成为很方便的事情了。

公元1世纪,居住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位操希腊语的商人(或船长),在他撰写的《红海回航记》中,记述了西方商船经常往来于红海、波斯及印度次大陆的东西两岸。《红海回航记》记载了中国,称之为「秦」国,指出到了秦国,大洋就止于此。还说,秦国的北方有一座大城市,叫作「秦尼」(可能指长安),秦尼所产的丝线、绸缎经陆路而至大夏,或从恒河水路西运。

奥古斯都在位期间(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罗马与印度贸易兴盛。当时每年总有120艘船,由受罗马控制的埃及乘着季风驶往印度,去装运这些珍贵货物。在印度,商人首先沿马拉巴海岸建立贸易站,在这些贸易站采购得大批香料,特别是胡椒,还有平纹细布、香水和象牙。1775年.首次有一大批罗马钱币在印度出土。1945年以来,在南印度东海岸本地治里城以南三公里的阿里卡梅杜,发现了一个古代国际贸易港。在这座商埠中,有许多可能直接由罗马人以及罗马统治下的叙利亚、埃及等地商人经营的货栈商行。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来自意大利的阿列丁式陶器、希腊式水罐和罗马帝国的钱币。据考证,阿里卡梅杜的这一带有浓厚罗马色彩的古商埠,其繁荣时期当在公元一二世纪。这一情形,同《红海回航记》的记述颇为吻合。印度卡拉拉邦的穆吉里斯(可能即阿里卡梅杜)曾是一个罗马港口,随着考古工作深入,人们发现,罗马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其实更为深远和广泛。在港口出土的古老的双耳细颈椭圆土罐证实了印度曾经从意大利进口橄榄油、葡萄酒和玻璃。作为交换,印度向意大利出口的则是象牙和香料等异国风情十足的物品。在意大利南部旁贝古城的废墟里,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可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时期生产的印度女神拉希米的象牙雕像。

公元一世纪末期,罗马商人从今日称为斯里兰卡的地方,借以物易物方式采购到珍珠和宝石,并且向印度商人购到远东地方的产品,最著名的当然是中国丝绸。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南端金欧角上的俄厄,是公元2 — 6世纪古代扶南国的一处海港。这里的出土物中有汉代的规矩镜、夔凤镜和罗马皇帝安东尼•庇护于公元152年及马可•奥勒留于公元161年 — 180年间铸造的罗马金币。出土的锡印章上刻有印度的婆罗谜文,语言是印度俗语,可见当地所出罗马文物应自印度转运而来。

(系列十一,未完待续)

该帖子被chinesemahan在2012-1-15 22:36:32编辑过
该帖子被chinesemahan在2012-1-15 22:54:33编辑过

作者:chinesemahan (2012/1/15 22:35:44)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785.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