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史书记载,罗马著名的凯撒大帝曾经穿过一件中国丝袍到剧场看戏,引起全场轰动,被看作是绝代的豪华。在欧洲曾发现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丝绸,表明那时中国的丝绸已进入欧洲。 公元166年(汉桓帝延熹九年),一位自称是大秦王安敦派来的使者,在越南中部的日南登陆,到洛阳谒见中国皇帝,并献上象牙、犀角、玳瑁。大秦王安敦,就是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安敦尼(公元161—180年在位)。从大秦使者所献礼物看,全部是东北非索马里一带的特产,表明这些礼物可能是在埃及(当时正控制着红海贸易)置办的。据《后汉书》记载,这位使者抵达洛阳的时间是在9月。看来使船抵达交州日南当在六七月间。因而使者很可能是乘3月开始的西南季风,从红海海口飘洋而来。显然,无论使团是官方所派、还是商人假冒,它都是从埃及或经由埃及来中国的,这是有文字记载的西方同中国的首次直接接触。从此次通使以后,罗马人来华经商逐渐活跃起来。他们大都步安敦使者的后尘,乘船从海路抵达扶南(今柬埔寨)、交址〔zhi止〕(今越南北部)。公元226年(孙权黄武五年)有位名叫秦论的罗马商人到达交址,被辗转送去谒见孙权,并比较详细地回答了孙权提出的许多关于罗马帝国风土人情的问题。孙权对直接与罗马通好也有兴趣,所以特派刘咸送秦论回国。可惜,刘咸在途中病故。失去了中国历史上西访罗马帝国第一人的荣誉。 公元前53年,中国西汉甘露元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克拉苏率军远征今天的伊朗地区,最后兵败。一支6000人的罗马军团突出重围,却没有回到罗马。2000多年来,那支神秘失踪的罗马军团的下落一直是个谜。近年,多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兵败的罗马军团在中国甘肃省永昌县骊靬(l íqián)村找到了最后的归宿!而且他们的后裔依然健在,并在外貌上遗传了其祖先的不少特征。骊轩人于是大事宣传,在寨村西小山坡建起一个「罗马式」风格的小亭子,亭名叫做「骊靬亭」。亭中立着一个石碑,内容是「古罗马归顺中国碑记」。一座「古罗马城」也正式兴建中,据说投资了几个亿。 这是历史还是作秀呢!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绿色鸭形玻璃器,产于罗马,但传入中国的时代已晚于汉。在这类文物中,最重要的实例为洛阳东郊东汉墓出土的长颈玻璃瓶,它在深褐、橘黄、绀青、暗紫之不规则的地色中缠绕乳白色线纹,又由于表面有风化层,浮现出闪烁的金黄色光泽,斑驳绚烂,非常美观。这是一件典型的罗马搅花玻璃器,吹制成型。它在汉地出现,会令人耳目一新,惊奇不已。所以《汉书•地理志》中有汉武帝时使人入海市玻璃的记载。《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裴松之注也说,大秦出产「赤、白、黑、绿、黄、青、绀、缥、红、紫十种流离」,对之盛加赞誉。不过洛阳出土的这种瓶子,罗马人本用于盛香水。而中国长期使用熏炉燃香;香水初名「蔷薇水」,始见于五代时。则汉代人可能将这种珍贵的瓶子移作他用,从中亦足觇两国风习之不同。 在中国境内,至今为止已经发现有40枚左右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金币,这些金币是原型的或是仿制品。这些东罗马货币在中国的流通时期大约是从四世纪一直到八世纪。大量的文献和实物及货币证明了东罗马帝国同中国的交往,这条从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一直到中国西安的丝绸之路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1年,广州博物馆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丝路拾贝———大唐西市文物展》在镇海楼专题展览厅展出。展品中包括出土的多枚东罗马(拜占庭)帝国金币中,以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造的拜占庭金币最为珍贵。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是东罗马帝国利奥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活动部联袂举办的大型文物展览——《秦汉—罗马文明展》,于2010年4月14日在意大利著名的文化古城米兰拉开了帷幕。展览事前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和新落成的洛阳博物馆展出,来自意大利罗马、那不勒斯、庞贝等地区的10家博物馆和来自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60家文博单位精选出来的将近500件(组)古代珍宝。展出的罗马文物包括古老别墅地面拼图中的鱼图案镶嵌画、石棺上的单峰骆驼浮雕、饰有夫妻胸像的石棺、潘神雕像、有雕刻图案的椭圆宝石戒指、油灯、水壶等。这次展览最为珍贵的当然是「庞贝第二风格」壁画—这是在维苏威地区一座别墅里的一间房间中的壁画,它们曾被从地下通道进入屋内的盗墓贼盗取,切割后偷运到瑞士,幸好及时被意大利侦探带回。 因此,西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 。」,绝不是虚言。 (系列十二,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