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中国是萝卜的故乡,栽培使用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国人种植白萝卜至少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在唐太和年间(公元827-836年)如皋定慧寺僧侣早有种植,将萝卜作为供品,并馈赠施主,时称莱菔。人们还发现过萝卜化石,可见几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已有萝卜。在网上见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内,收藏了两片萝卜的化石。网上也有藏家说收藏有一块在水下形成的萝卜化石,完好无损,世界少有,征求有缘人收藏。 日前,友人邀请吃团年饭,用萝卜做了一道盘菜,萝卜渗透其他菜肴的味度后,更加滋味。 萝卜 (Radish) 为十字花科,属莱菔之根茎,台湾普称菜头(谐音采头,是喜庆吉物、拜祭品。)产地在云林、嘉义、彰化、南投等地。盛产期在10月至来年2-3 月,夏天为淡季。盛产期肉质松嫩,水分充足,味道甘美,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淡季时,萝卜的木质纤维较多,同时含有空心及黑心现象,必须削皮食用。民间传统认为吃萝卜可以清热解毒、助消化、血液循环及止咳化痰,誉为 「十月小人蔘」。人们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 依据台湾行政院卫生署台湾地区食品营养成分数据库内记载:100公克的萝卜中,含水分94%,蛋白质0.8公克,热量21卡,脂肪0.2公克,醣类4.5公克,维他命A 10.4毫克(多在叶内),维他命B1 0.01 毫克,维他命B2 0.02 毫克,维他命 B6 0.03 毫克,维他命C 18毫克,膳食纤维1.3公克,粗纤维0.1并有木质素,淀粉酵素,芥子油,莱菔脑是药食两用高价值食物,同时含有矿物质钙27毫克,磷13毫克,铁0.4毫克,镁10毫克,钠23毫克(腌萝卜干则为2400毫克以上),而萝卜婴(幼苗)则有稀有元素锌22.6微毫克,盐56.2微毫克,钡10.42微毫克。 据营养师介绍说,白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与微量的锌,可加强人体免疫功能,膳食纤维有助于肠胃消化,减少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可预防大肠癌;含有促进五壳根茎类消化的淀粉,能帮助消化;含有微量的芥子油,能提振食欲;其中的木质素、芥子油中的成分,多种类都具有预防癌症的效果;可降低胆固、预防胆结石以及高血压与冠心病。 萝卜可以防癌。它内含的木质素可促肠蠕动,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白血球的一种)。由于纤维在肠内活动,使食物快速通过肠道,不易形成息肉,减少大肠癌的形成。含糖化酵素所分解淀粉酵素使亚硝酸胺的致癌物质化解使致癌细胞良性化。B-葡萄糖甘脂是一种糖化酵素含在萝卜及萝卜婴(嫩叶苗)中,煮熟后尚保留21-94毫克(100公克中),是预防肺癌食物之一。 但是白萝卜中所含的淀粉酶不耐高温,只要70度C的温度就会被破坏,且白萝卜所含的维生素C也不耐热,所以白萝卜以生吃的方式摄取,对身体更有益。不过,若大量食用白萝卜,其在体内经过代谢作用,会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硫氰酸。 同时有人说,萝卜食性属寒性,体质较虚寒的人都会避免吃它,记得曾看报纸说萝卜是平民的人蔘,不过要长时间熬煮,萝卜在冬天属正盛产期,听说冬天人们时常吃补品,太燥热就要吃萝卜解热,所以又有说:吃中药时不可吃萝卜,否则药性无法发挥。 萝卜的品种也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红萝卜、青萝卜、白萝卜和水萝卜。 红萝卜也叫胡萝卜,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还有丰富的丙氨酸等九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红萝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对保护视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效果显着。红萝卜生吃养血,熟吃补身。 白萝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丰富的钙,含大量的维生素和磷、铁等矿物质,《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白萝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 青萝卜淀粉酶、蛋白质、钾等矿物质的含量都很高,具有健脾,防治痰多,口干舌渴等功效。每100克水萝卜中含有8克蛋白质,45毫克维生素C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利尿、消食等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