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老姓的祖先、春秋时代宋国司马老佐在江苏徐州城丧命后,其妻儿逃亡去陈国。 河南省开封市,简称汴,古称「老丘」。但也人有说,老丘即现今陈留镇。陈留镇是千年古镇,是东南有开封的东大门,旧称凤凰城。该市被称作「宋都珠玑巷」。 陈留镇是开封自然村之一。陈留镇面积:64.7平方千米,人口:5.4万人(其中镇区人口2.4万),邮政代码:410224101。陈留镇距开封市区20千米,开封县城13千米处。2006年,辖1个居委会、28个村委会:陈留镇居委会、西街村、大寺村、仓王村、毛儿岗村、六里庄村、马庄村、代砦村、南街村、小营村、二里砦村、十里铺村、八里庙村、王庄村、宜村庙村、韩洼村、陈留范庄村、赵砦村、五里砦村、刘五楼村、邵庄村、朱庄村、高庄村、三里堡村、闫刘庄村、东郡、县、专署。解放后,陈留县、陈留专员公署曾设在此处,先后更名街村、朱清砦村、七里湾村、沈楼村。 在战国时期属郑国,名留地。后被陈国所并,更名为陈留。此后先后设立过陈留区、陈留人民公社、陈留乡,1984年撤乡建镇。 铁底河途经开封、通许、杞县3个县,其中铁底河开封县段自陈留镇五里庙至开通县界,流经陈留镇、仇楼镇,长12.7公里。 陈留着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分封,置郡县,设立了陈留县,治所在今开封陈留镇。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若以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论,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县、尉氏,北至延津、长垣,南至杞县、睢县之间的地区。其后,郡治屡有变更,但均未出今开封市境。隋初废。汉魏六朝以致隋唐间,先后有卫、仇、王、边、任、伊、阮、吴、时、典、周、茅、袁、屠、富、智、缑、谢、颍、虞、路等多个姓氏在陈留形成望族,其中以阮氏、蔡氏家族最为显赫。 陈留镇历来是豫东几县的商品集散地,半坡店乡桃花洞的蔡邕墓,现墓碑尚存。北宋二体石经始刻于仁宗庆历元年(1041),竣工于嘉佑六年(1061),因此也称为嘉佑石经。原刻《周易》、《尚书》、《诗》、《周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孟子》九经。字体为一行篆书和一行楷书。书写者皆是当时知名的大书法家。石经刻成后,原立于东京太学。后经历代变迁、多次战乱和黄河泛滥等,石经佚失、损坏严重,已所余无几。数十年来,经多方搜集,共得残石7块,计《周易》3块,《尚书》、《礼记》、《孝经》、《周礼》各一块。以1982年在开封县陈留镇发现的《周礼》较为完整,其残长1.76米,宽0.85米,厚0.20米,正背两面均刻有经文。 春秋时代老佐妻儿逃亡去陈国,应该定居在开封(老丘)一带,一直至宋代,其后人才再由「宋都珠玑巷」,逃命至粤北珠玑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