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位于南海区桂城南五路,毗邻美丽的千灯湖,背靠葱绿的雷岗山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前南海市中医院),1990年,由南海县政府出资建设南海县中医院。1993年南海撤县改市。经过三年筹建,1993年营运。2003年1月,医院更名为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2009年3月,医院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中医名院」荣誉称号;同年12月通过专家评审成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8亿元。医院拥有美国GE公司新一代1.5T高场超导磁共振扫描仪(MR)等大中型医疗设备85台(套),医疗设备总值达8000多万元。拥有一流的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和重症监护中心(ICU)。 总院现有职工737人,拥有一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专业技术人员697人,总院现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人,博士8人,硕士86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 医院重视人才培养和优质护理文化。2008年以来,医院先后组织了两批专业技术骨干奔赴上海、陕西、广州等地开展拜师活动,经过严格的遴选32名优秀人才拜入名师门下。2011年10月28日下午我院院内师承工作拜师仪式在13楼会议厅隆重举行,23位知名专家喜得高徒,32位优秀人才拜师名家。而为庆祝国际护士节,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礼仪,构建和谐的护理团队,2011年5月5日,医院护理部主办护士礼仪比赛,来自临床的6个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决赛。 医院的咳喘、康复、脾胃是三大重点专科。康复专科是国家级中西医结合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咳喘专科是省级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脾胃专科是省级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科是佛山市医学特色专科,南海手外科中心、外科腹腔镜手术、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糖尿病专科、肾内科、肝病专科、乳腺病专科等一大批专科日渐成熟,在本地区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开放床位500张。设置一级临床科室18个,二级临床科室5个,专科专病47种。2009年医院门诊量(含急诊)97.6万人次,出院人数17426人次。 医院还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建的「邱志楠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于2011年12月28日在院内正式揭牌成立,该工作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开展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而设立的建设项目,以利于名医大家的学术经验更广泛地传播,揭牌仪式当天上午邱志楠教授将联合该院的四位南海区名中医进行义诊活动!参与义诊的名中医当天上午免收诊金及挂号费。 2011年7月18日晚,该院护人员成功抢救了一位91岁高龄的阿婆,该病例成为是该院采用微创术成功治疗「中风」年龄最长的一位。 医院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生命力医疗」模式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医院五年规划(2007-2011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力医疗」模式不仅包含有中医「治未病」理论,而且涵盖自然营养学、健身运动学、心理学等综合复康领域。 为了宣讲「治未病」的中华医学文每周六上午10——11点 (国家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推出「周六中医养生大讲堂」系列免费讲座,免费为大家宣讲中医养生知识,将丰富的养生保健学问介绍给大家。2011年12月10日已进行了第一讲——头面部自我按摩保健养生方法,主要讲解中国养生家提出的:「发宜多栉,手宜在面,齿宜数叩,津宜常咽,气宜常炼」等五种养生法的科学道理、养生功效及练习要领。课后主讲医师与听众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交流。 医院重视科研工作,目前共有科研课题立项90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30项,其中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佛山市科技进步奖2项、南海科技进步奖26项。同时取得科研成果8项,其中省中医药局科研成果2项,佛山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6项;全国各级医学期刊发表医学专业论文450篇。 医院并积极对外展开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结为姐妹医院,与北京的中国康复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南开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附二院、四川省中医院、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省、市级医院以及港澳中医师学会和医院更是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最近5年来,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越南、香港、澳门等4000多家医疗机构前来我院参观、学习。 南海区政府计划无偿划拨现桂江一中地块作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建用地,扩建后的医院占地面积将达100亩。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建项目中,建筑设计和工程建筑分两期完成,预计总投资约5.6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拥有总床位1500张,停车位1000个。有关方面力求在3-5年把医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三级甲等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