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私塾」是一个培养人才的神圣地方。过去康南海的万木草堂更是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变法发祥地。 在chinesemahan的家乡广东南海,2010年,在广东南海桂城一个不起眼的铺头内,从教20余年的王方义在自己创办的「万树学馆」内亲笔写下了这副对联,「孝诚仁义学贯中西万苦图破茧,修齐治平博古通今树小可栋梁。」还恭敬地悬挂于孔子像两侧,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学馆内十分环保,不安装空调,只装电风扇,让孩子们达到一种心静自然凉的状态。 据湖南省弘孝国学文化传播公司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各地的类似读经私塾学堂多达183家,其中广东省所占比例很大,多达29间,占全国之首,福建28家、天津23家分列二三位。广东省的读经私塾学堂多分布在广州、深圳等地,佛山仅有一家经典诵读班。 这家现代私塾的创办人是一位46岁的湖南籍的王方义老师,他放下工作,专心创办小私塾,不为名利,只为让更多孩子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他独特的行为,引发了一场教育争论。 私塾的主人王老师是一位酷爱中华古代儒家经典,来自王船山先生的故乡——湖南衡阳,有着20余年教学经验,他装修了这家私塾后,想专供孩子们过来阅读古代经典著作。当他私塾的的招生启事张贴出来后,有不少家长过来查询。 在王方义看来,开设学馆,让孩子们读到一些经典名著是表面,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们得到毅力锻炼、培养其道德礼仪。 王老师来广东生活已有10多年,他目睹很多家长将「富二代」送出国留学,回来完全西化,简直就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他希望从小孩开始教育,让他们继承中华传统的好的价值观及道德礼仪。 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赵文茹认为:传统的经史子集学问在现代社会里已鲜有人问津,而且真正懂的人也很少。不能太寄望于这些私塾能复兴传统学问,但对于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现实社会的浮躁解脱,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是很有希望的。 从事小学教育的语文老师梁红认为,与其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不如让孩子们去静心感受下古代经典名著,来一次道德礼仪学习,当是一次心灵的历练。 可见,社会对于注重中华传统的私塾很有期待。 但愿王老师的复古教学实验能够成功,为功利的社会增添一点儒雅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