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各国诸侯的爵位始于各国第一位国君,是建国的时候周王封的,比如说描写这一时期的史书上说:宋公、齐侯、郑伯、楚子、许男,说明在周初分封的时候宋国国君的爵位是公爵。
武王克商,建立西周,在其后的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而后他采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相传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同时,在周王朝统治下,还有大量的旧国。仍然保持原来的地位不变。据考证,在春秋初年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170余个,至于很多史料不载的小国更是多如牛毛,据史家估计有上千之多。
宋国---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封国地为今睢阳县。宋国国君获封公爵,是考虑他们殷商的后人。
另外,按照周礼,周分封的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公百里,侯、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