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沈国 姬姓,周朝西周至春秋时代的诸侯国。沈国从聃国演化而来,聃国国都在今天开封一带。 约3070前,西周国镐京城外,丽日高照,熏风习习,旌期飞扬,号角阵阵。在一座高筑的土台上,周王朝的天子周成王,正在大封功臣昆弟。其中一位叫聃季载的,他的封地,就是现在的临泉;他的封国沈国为侯国,沈国到周厉王时被贬为子国,所以后来称「沈子国」。沈国在今河南平舆。聃国是周文王最小的儿子季载(武王最小的同母弟)的封国。 季载贵为周成王王朝司空,位列三公。聃国是侯爵大国,国域在今河南一带,北至黄河、东至杞县(杞国)、西至荥阳(东虢)、南至淮阳(陈国)。 后来先后在以徐国为首的东夷、春秋时期郑武公父子等侵扰蚕食下,逐渐南迁,在汝河流域建国沈国。公元前506年,沈国被晋国支持下的蔡国灭掉。 《水经•汝水注》云:「汝水又东南,左会澺水。……又东经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县,旧沈国也,有沈亭。」可见沈国在平舆县。其最后国都的遗址,在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古城村。 沈国位卑势弱,在春秋时代强国争霸中左右为难,苦不堪言,因地近强楚,与楚交好,又有沈氏公族在楚为官,故多依附之,因而屡遭中原诸国的讨伐。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使之一蹶不振。沈作为楚的同盟国,前558年和前537年,两次随楚伐吴,前519年沈子逞伐吴兵败,成为吴国的俘虏。《左传•定公四年》载,前506年,晋国召集诸姬,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 沈国定居汝南的国君是沈君忽,其因父庚向助平王东迁有功,入朝为卿士,封子忽沈侯,为汝南方伯,号「汝南国」。后来因为「践土之盟」被降为子爵,故后世之君称沈子。 沈国故地在今天河南平舆、安徽临泉、河南沈丘一带,有很多沈国古迹遗存可考。 据众多的史料记载,聃国就在颍州西120里处,即现在的古城址。而沈子国旧城址在今城西(临泉县)一里许的古城子。此外北依泉河,南临流鞍,地势高亢,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藏丰富。一株千年银杏,古姿龙钟,虬枝参天,哗哗然叶鸣盈耳,确有一派古城堡气象。传说城西老丘墓上有聃季载墓之说,看来也不无根据。 伐沈。据《左传》时间是在文公三年。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