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古籍中有关宋国和宋人之记载 已阅:1140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根据古代典籍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宋国和宋人,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宋代开国君是商人的后代。《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微子开者(原名启,汉人避景帝刘启之讳而改称「开」),殷帝乙之首子帝纣之庶兄也。……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是商王帝乙的儿子,因为是庶出,所以没有继承王位,商纣是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商朝的遗民是由商纣的儿子武庚统治的,但是武庚发动了叛乱,武王的弟弟周公东征三年,平定了叛乱,命令微子开继续统治商朝的遗民。微子开仁爱贤能,得到商民的拥护,也让周朝人放心。史记明白地记载微子启是商代王室的后人,周人打败商人之后,便在政治上优待微子启。

二是宋国上层充满明争暗斗。例如在宋殇公九年时,宋国的太宰华督看见大司马孔父嘉的妻子长得漂亮,就让人散布谣言说:「殇公即位十年来,宋国进行了十一次战争,人民苦不堪言,这都是孔父嘉的过错,我要杀掉孔父嘉给人民一个交待。」一年以后,华督杀掉了孔父嘉,娶了他的妻子,宋殇公非常生气,华督又杀掉了宋殇公。

在公元前576年夏六月,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当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宋平王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人马去收复彭城。老佐在此役中殉国,老佐的妻儿便在陈国住了下来。

第三是宋国君主是颇为迷信。僖公十六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于宋四竟之内曰宋。后数,散辞也。耳治也。是月,六鶂退飞过宋都。是月也,决不日而月也。六鶂退飞过宋都,先数,聚辞也,目治也。子曰:石,无知之物,鶂,微有知之物。石无知,故日之;鶂微有知之物,故月之。君子之于物,无所苟而已。石、鶂且犹尽其辞,而况于人乎?故五石六鶂之辞不设,则王道不亢矣。民所聚曰都。

当宋襄公向在宋的周室内史叔兴问祸福吉凶,叔兴信口应对道:「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过后叔向私下里对别人说:「自然界这种事,是不能影响到人世间的吉凶的,吉凶祸福完全是人为的结果。宋君问这些不该问的事,我只好顺着他的意思说说罢了。」

到了宋景公三十七年,又发生另一件天文的奇特异象。天空中荧惑停在了心宿,心宿正是宋国的分野,在中国古代星相学看来,宋国要发生旱灾,宋景公非常忧虑。负责天象的子韦说:「可以把灾祸转移到国相身上。」景公说:「国相,是我的肱股之臣。」子韦说:「可以转移到人民身上。」景公说:「君主依靠的就是人民。」子韦说:「可以转移到今年的收成上。」景公说:「饥荒遍地,人民困苦,还不是作君主的责任?」子韦说:「上天会考虑您这份爱心。荧惑应该会有所移动。」于是就慢慢地等待,果然荧惑移动了三度。

第四是宋国并不是善战的国家,统帅甚至是一名食古不化的人。据《左传》记载:庄公十一年(公元前683年),十月一年春王正月,夏五月,戌寅。公败宋师于鄑。

到齐桓公死了以后,齐国实力衰弱,宋国便有意起来称霸。宋国只是一个二流国家,但宋襄公的思想却很广阔,他要兴仁义之师,也来一个诸侯会盟。当时就有人指出宋襄公的想法太大,不切实际,结果在会盟的时候楚国人把宋襄公扣为人质,接着进攻宋国。宋襄公十三年,楚国进攻宋国,宋襄公准备迎战,公子子鱼说:「上天抛弃商朝已经很久了,这仗最好不打。」但是,宋襄公狂妄自大,不愿意与楚国讲和,双方在泓水展开战斗。公元前639年,发生了《宋楚泓之战》。据《左传》记载:(僖公)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公元638年)》:「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人歼焉。」宋襄公被认为是历史上的著名愚人。在宋楚两国泓水之战中,宋襄公一意孤行,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战机,以致遭受惨败。宋襄公何以如此,事后他解释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宋襄公却坚信古代礼义,不善于捕捉战机,绝非一善战的统帅。



作者:chinesemahan (2010/11/10 20:40:3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566.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