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西樵拟在原址重建三湖书院 已阅:1265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内地「珠汪时报」2011年报导,西樵镇邀请数家知名策划公司的规划师走进西樵山,全面梳理西樵山历史文化遗迹,拟通过重建三湖书院、筹建岭南文化研究院等举措,系统打造「文翰樵山」十大文化景点。

三湖书院也素有「戊戌摇篮」之称。三湖书院在广东南海西樵山白云洞中,位居应潮湖、鉴湖、会龙湖之间而 得名,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金瓯堡名士岑怀瑾等创建,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1987年南海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采用水泥结构在西樵山白云洞异地重建,门匾为林则徐亲书「三湖书院」。清代梁启超题三湖书院:
医用奇方芳百世;
补天壮志志三湖。

1878年冬,21岁的康有为离开了教育他3年的岭南儒学大师朱次琦,来到西樵山三湖书院修学2年,积极为后来的戊戌维新运动作充分的理论准备,探索变法图强之路,并在后来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

1902年,清帝光绪下令废书院、兴学堂,三湖书院淡出历史舞台。随后的时间里,书院遭受了文革浩劫,做过西樵山中旅企业的员工宿舍,后于1978年被拆建成三湖宾馆,专门接待西樵山游客。

据西樵镇委书记梁耀斌介绍,明清时期,西樵山有七大书院,登山求学者甚众,探求理学,专谈心性,西樵山也因此有「理学名山」之称。最有名的三湖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林则徐、康有为就读其中,书院门匾出自于林则徐之手。

西樵镇的领导一致认为,在原址重建三湖书院是西樵山文化品牌的重要行动,是擦亮「文翰樵山」的重要举措。三湖书院在改革开放之初搬到现址,原址建起宾馆。

分管文化工作的党委委员梁惠颜称,西樵山一度成为声名远播的理学名山,三湖书院等文化载体是重要因素。西樵山要打造「文翰樵山」岭南旅游文化高地,重建三湖书院十分必要。

据悉,西樵镇将以重建三湖书院为契机,打造出包括三湖书院、奎光楼等在内的「文翰樵山」十大文化景点,将西樵山岭南旅游文化高地品牌进一步确立。

2011年6月,南海区与中山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西樵山共建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深入挖掘和广泛弘扬岭南文化。据悉,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将寻址在西樵山三湖书院。

2011年12月,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甘阳在西樵山开坛布道时强调,南海要实现文化自强,首先要从西樵山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开始,要从对西樵山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开始,真正实现一个地区文化对市民的重塑功能。

据介绍,西樵镇政府将与中山大学合作,在西樵山白云洞建设岭南文化研究院,组织中山大学的学者和研究生进驻西樵山开展岭南文化的研究,擦亮文翰樵山的招牌。

初步计划2012年8月底建成开放,并将原三湖书院保存至今的牌匾重新挂上。届时,还将举行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挂牌仪式。

久负盛名的西樵山三湖书院正在原址重建,如何将「医国奇方芳百日,补天壮志志三湖」的书院文化传承下去,被认为是「西樵人」思考的新命题。


作者:chinesemahan (2013/3/28 12:10:4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5)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797.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