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宋共公将首都从河南睢阳迁至相城 已阅:1235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宋共公,本名子瑕,宋文公之子。宋国第二十四任君主。

其间执政大夫华元专国,宋共公瑕为避水患,将国都由河南睢阳(商丘南方)迁至相城。这即是宋共公时期的迁都事件。南朝陈顾野王撰《舆地志》云:「宋共公自睢阳徙相子城,又还睢阳。」睢阳在商丘南,宋国都城;相子城即相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说:「睢水又东经相县故城南,宋恭(共)公患严重,为避水灾宋迁都相城。因为相城在宋国域内的位置比较适中;又在相山脚下,之所都也。」

相城即现在的准北市。淮北源远流长,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约4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现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商汤十一世祖相土曾迁都于此。2500多年前,宋共公瑕将宋国国都由河南睢阳迁此,历90年。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历代王朝先后在此设郡或县,为古相城繁荣时期。1971年改名淮北市,为地级市。该地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蹇叔(约公元前628-前560年)的故乡。

癸酉。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正月二十二日乙巳冬至,建子。

春周历正月,鲁成公会合晋侯(晋景公)、宋公(宋共公)、卫侯(卫定公)、曹伯(曹宣公)伐郑。宋、卫两君称爵标志着此年是宋共公、卫定公元年。诸侯伐郑,驻扎在伯牛,伯牛自是郑国西部地名,具体位置失考。这是讨伐邲之役郑国对晋国有二心,于是就从东边侵郑。郑国公子偃帅师抵御,公子偃是郑穆公之子(字子游)。命令东鄙(东部边境)在鄤设伏,鄤(读man4),在今河南郑州市的荥阳市境。在丘舆击败敌军,这个丘舆是郑地,应该在郑国东部,与去年的齐国丘舆不是一地。皇戌到楚国献捷。

宋共公六年(公元前583)春,遣执政大夫华元到鲁国说亲,欲娶鲁宣公之女伯姬为妻;同年夏天,又派公孙寿送去订婚礼物。次年二月,由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护送伯姬来相城完婚,改称共姬。婚礼隆重,仅陪嫁女就送来12名,除鲁国本身外,卫、晋、齐等大国也分别送礼来。

宋国是商朝的后裔,他们的贵族血统比周朝要长得多,贵族气质更加浓厚。当时就有一种说法:要观礼,到鲁宋。

鲁襄公三十年五月甲午,相城宫室大火,下属欲救伯姬出宫避难,伯姬却说:「吾闻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于是伯姬亡于火中,死后随夫谥,称宋共姬(《琴苑要录》)。

宋共公的夫人共姬,名伯姬,鲁宣公的女儿。长大后嫁给宋共公,遂被称为宋共姬。宋共姬是个苦命的女人,宋共公娶了她不久就死了。于是,她就一直为宋共公守节,坚决不改嫁。这还不算,有一天夜晚,宋国宫殿发生了火灾,伯姬在屋里不肯出来。原来,根据伯姬受到的贵族教育,在没有仆人侍奉的情况下,贵族妇女是绝对不能走出门的,她只能在房间等着仆人来救自己。就这样,她被大火活活烧死。成语「伯姬之礼」,来源于此。当时,各国诸侯相聚于卫国澶渊,共同为其志哀,褒奖她「越义求生,不如守义而死」的人生信条。但伯姬之死,在当时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议论。《左传》引用「君子」的话来评价: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也!也就是说宋共姬守的是闺女的礼,而不是妇人的礼。黄花闺女一定要等人来救,妇女是可以便宜行事的啊!

共姬墓至今仍存,又称皇姑墓。在相山坡上,覆土成阜,气势雄伟,严如冈峦。

宋共公十年(公元前579年),宋大夫华元与楚将子重友好,又与晋将栾书友好,因此与晋楚都结了盟。

宋共公生前,任命自己的儿子右当褚师,于是后代就以褚为氏。

宋共公十三年(公元前576年),共公去世。在位仅12年多。鲁成公十五年秋八月,宋国埋葬了宋共公。

世袭司马荡泽(宋襄公弟公子荡的曾孙)作乱,杀死太子肥。荡氏被华元诛灭,荡泽被杀,族人逃到楚国。于是,立宋共公小儿子成,是为宋平公。


作者:chinesemahan (2013/6/12 21:14:3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968.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