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建国后南海县首任县长杜国彪 已阅:693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白沙村73岁的村民杜德祥老人告诉记者,黄岐白沙是一个宋朝末年开村、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这个古村孕育了新中国建立后南海县首任县长杜国彪。

据彭凯在《佛山市南海市历任党政主官》一文介绍:杜国彪由1950年02月~1951年12月任南海县首任县长。副县长(或副主任)由张成俊、陈送、陈云光、袁能出任。

1950年南海县人民政府成立,杜国彪任常委。

据《石门中学七十年志(1932年-2002年)》载:南海县首任县长杜国彪老县长是其校友。

南海县至今已有2000年余历史,曾是广东的首县,古代更是岭南一大都会。

tohoi20131在《我的故乡南海白沙村,古迹熠熠生辉》一文称:南海白沙从明代崇祯年间立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杜、陈、沈、冼、潘、李、邓、叶、何姓等村民和睦相处。

早在南宋末年,杜氏先祖盘天公就从中原南迁,经南雄珠玑巷后来到浔峰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创业,建立了人丁兴旺、比较富庶的村庄。为了感谢先祖的恩德,于清代乾隆十七年 (1752)建立了祠堂,后搬迁到三丫濠尾,于1794年又搬回原址再建,给后世留下了承载家族历史和希望的杜氏大宗祠。1996年村里集资对宗祠进行了修葺,并派专人负责管理。

杜氏大宗祠属于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坐东向西,面向河涌,地形开阔,为镬耳山墙硬山顶的抬梁式木构架。原为三进三间,20 世纪50 年代第三进被拆,现保留头进、二进及回廊,面积有近干平方米。

清明祭祖时,常有2000 多名杜氏子孙聚集在大宗祠,迁移到广东番禺、花都以及广西的各房兄弟也不辞辛劳地赶来。

日寇侵华,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很快沦陷,广州澳口、南岸等乡民近300人向西面逃难至“牛牯沙”,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大坦尾。白沙乡公所及以杜氏为龙头的白沙父老乡亲,连夜聚集商量接纳、收留事宜,就如何解决300多人的吃饭、住宿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力尽所能地做好「东道主」,让过门就是客的逃难乡民有归家的感觉。最后,这300多人的食宿问题,就安排在白沙杜氏大宗祠解决。

村中文物古迹甚多,如有名的有杏花桥、三堂书屋等。村中百年古树随处可见,小村那清丽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村内有小河涌纵横交错,百米之内必见清水荡漾,水陆交通极为畅顺。河涌两岸都砌有石坎护岸,每隔一段就设置涉头,以方便汲水和洗涮。随意问起过往的村民,他们都还记得涌里鱼虾成群、孩童在清澈的水中嬉戏的热闹情景。横跨河涌的石板桥有50多座,全部都是用规格一致的花岗岩石建造,其中,以南约河涌的杏花桥最为著名。杏花桥因桥旁栽种杏花树而得名,因桥地处南约,又称南桥。杏花桥在清代咸丰年时为木桥,光绪三年 ( 1877)重建时改为石桥。石桥为单孔结构,长 10余米,桥面很高,即使潮涨,船只也能自由通行。

在杏花桥旁,有座光绪年间建成的三堂书院,由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沈姓将军和冼、沈、陈三姓村民合资建成。书院回字门口,檐下有精美的木雕,门前的「文光通北斗,灵气聚南桥」的对联流露出建造者的殷切愿望。


作者:lolo (2016/8/5 16:52:44)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40.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