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滕氏论坛 >>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 浏览主题 版主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信息之窗   站长信箱   宗亲交流   文化古迹   姓氏源流   名人传记   会员信息   取名研究  全部分类
  回复:滕氏家族与神话定型—滕家四代操控岭南政局.. 第 21 楼

1.江陵长沙寺缔构与兴盛考论:长沙寺是东晋南朝时期江陵一带著名的佛寺。长沙寺由长沙太守、江陵人滕畯“舍宅 为寺”而成。自昙翼起,不断利用神异故事和制造神异事件的方法来宣传佛寺,渐至成为“天下称 最”寺院。长沙寺首开质库,聚敛财富,成为我国典当业的滥觞。  东晋南朝时期的荆州,雄踞长江中游,扼控江左政局,又处南北对峙的前沿,与各方交流频繁,文化事业昌盛。长期做为荆州治所的江陵,更是商旅云集,群贤毕至的重镇。这一时期,我国南方佛教事业 得到了长足发展,许多佛教高僧曾驻留江陵,他们结交名士传经布道,广收门徒弘扬教义。一时间,江陵佛寺林立,成为可与长安、建康等传统佛教重镇相并举的新兴佛教重镇,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辛寺、长沙寺、上明寺等等,其中,江陵长沙寺是当时十分突出的名刹.,是当地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基地之一。 一、“舍宅为寺”与长沙寺的缔构 汉末以来,天下纷争不息,儒家纲常名教受到人们质疑,非儒之风和玄学兴起,佛教的传播因此有了良好的社会思想条件。两汉之际自西域传人的佛教,由北而南逐步流行开来,一些僧人选择南下传教。至东晋后期时,荆州的佛教有了长足的发展。 此间,受名士习凿齿之请,北方名僧道安率领徒众400余人南下,坐镇襄阳弘法。道安居襄阳数十年, 深受士庶欢迎,时人尊称为安公。他除翻泽整理佛经,亲自传法外,还派弟子四下传道,创建佛寺。江陵长沙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起来的。 长沙寺于东晋南朝时是江陵名刹,香火鼎盛,其后渐衰,至元末寺毁。关于该寺的始兴过程,可从诸家的僧传、杂史、记载中窥知其大概因由。 梁代慧皎所撰的《高僧传》,其卷五《释昙翼传》 云:“翼尝随安在檀溪寺。晋长沙太守滕含,于江陵舍宅为寺,(告)安求一僧为纲领。安谓翼日,‘荆楚士庶始欲师宗。成其化者,非尔而谁’。翼遂杖锡南征,缔构寺宇,即长沙寺是也。’《高僧传》一书撰于萧梁,成书较早,又是僧家所著的僧传,此说是关于长沙寺立的基本材料,整体上十分可靠,但是,与其他的材料对照,发现尚有细节需厘清。关于那位捐宅的长沙太守的名讳,说法众多,让人莫衷一是。 其中,《高僧传》原本(指《大正藏》中的底本)作 “滕含”,三本、金陵本则作“滕含之”;《名僧传钞》(梁 代宝唱撰《名僧传》,成书略早于《高僧传》,已佚。今本为日本僧人宗性节录的摘钞本)作“滕含”,周叔迦 校本作“滕含之”;五代可洪的《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作“滕含”;《高僧传》汤用彤校本中罗列了以上眼花缭乱的说法,最后断“滕含”为是。其依据是:《晋书卷五十七滕修传》记滕修有子并,并有子含, 《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引《冥祥记》有同载,即史上确有滕含其人。综合《晋书》史传中的零散记载,可以知道:滕含此人是滕修之孙,在苏峻叛乱时,击败了苏峻弟苏逸,并护送幼帝到温峤的战船避乱,因功封侯,后累官至平南将军、广州刺史、阳夏侯。 仅从文词来说,汤用彤先生的判断是正确的。 “滕”、“勝”、“腾”三字形近而误,“滕含之”中的“之“字为衍,《续藏经》中的《名僧传钞》并无“之”字,《高僧传》原本亦无“之”字。“滕”字较常用作姓氏,唐代 《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子孙以国为氏。正史上也确有滕含其人。问题似乎解决了,其实不然,以上诸说实际差别并不大,均应是“滕含”说的文字讹误。 唐代编纂的《法苑珠林》中则有另一种不同的说法:“有长沙太守江陵滕畯(一云滕含),以永和二年, 舍宅为寺,额表郡名。承道安法师襄州综领,请一监护。安谓弟子昙翼日:荆楚士庶始欲信法,成其美者,非尔谁欤。这段记载基本因袭《高僧传》的说法,但指长沙太守名“畯”,“畯”与“含”音义形毫无相通之处,不可能是文字讹误,而是一种迥异的新说法。其后的明袁中道《珂雪斋集》和清《荆州府志》等 也遵此说。正史无“滕畯”详传。但于两事中提及此人。一件是桓温派滕畯讨伐岭南范文的叛乱,初战败,不久范文死,其子佛立,滕唆再战,大胜。《晋书帝纪第八》有:“征西大将军桓温遣督护滕畯讨范文,为范文所败。其他文献如《梁书》卷54、《南史》卷78、《水经注》卷36、《东西洋考》卷2、《海国图 志》卷6等均大同小异的记载。有意思的是,范佛时叛时降.时任广州刺史的滕含也曾率众讨伐,结果足“禽与盟而还”,《晋书》卷九十七有载。 另一件是滕畯曾任西阳太守,讨伐“蛮贼文卢”,见于 《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他书不见载。所据文献未见其任长沙太守事。那么,这位长沙太守 到底是“滕含”还是“滕畯”呢?《晋书》中的一则史料值得高度重视。《晋书卷八帝纪第八》:“二月, ……平南将军、广州刺史、阳夏侯滕含卒。,,〔43查上下文,这里的“二月”指晋穆帝升平五年即于公元361年夏历二月滕含去世。其年,道安尚在北方流徙,他于365年率徒众到襄阳传教。且据《高僧传》, 长沙寺立在“翼尝随安在檀溪寺”〔妇之后,檀溪寺是道安在襄阳后所建,台湾粘凯蒂女士在《魏晋南北朝 时期佛教传播活动之研究》〔5〕一文中指出,根据《名僧传钞》的记载,道安五十二岁时,檀溪寺营构完成, 他于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
去世,“春秋七十二”,即檀溪寺立于公元365年,与道安到襄阳的 时间吻合。由上可知,长沙寺之营建必不早于公元365年。厘清了这个关键时间,许多疑问就可以迎刃而解。 既然“滕含”已于361年去世,依理而断,《高僧传》所记那位长沙太守绝无可能是他,此说实误。 “滕畯”说尽管晚出,当更确。此外,桓温督镇荆州多年。长沙郡这时期属荆州辖,曾在桓氏手下任事,又担任过太守的滕畯,出任过长沙太守也不无可能,也更可信。

作者:松桃滕 (2015/4/18 17:42:13)   回复此贴
  回复:滕氏家族与神话定型—滕家四代操控岭南政局.. 第 22 楼

吴司空。天纪四年,晋攻吴,吴累败,帝皓大惊,急召司空滕修、丞相张悌、司徒何植,计议退兵之策。

作者:松桃滕 (2015/4/18 18:27:02)   回复此贴
  回复:滕氏家族与神话定型—滕家四代操控岭南政局.. 第 23 楼

滕并:“亡父修羁绁吴壤,为所驱驰;幸逢开通,沐浴至化,得从俘虏握戎马之要;未觐圣颜,委南籓之重,实由勋劳少闻天听故也。年衰疾笃,屡乞骸骨,未蒙垂哀,奄至薨陨。臣承遗意,舆榇还都,瞻望云阙,实怀痛裂。窃闻博士谥修曰声,直彰流播,不称行绩,不胜愚情,冒昧闻诉。”

作者:松桃滕 (2015/4/18 18:27:46)   回复此贴
  回复:滕氏家族与神话定型—滕家四代操控岭南政局.. 第 24 楼

《晋书·滕修传》:“修宿有威惠,为岭表所伏”、“修赴石门,惠政攸著。”

作者:松桃滕 (2015/4/18 18:28:05)   回复此贴
  回复:滕氏家族与神话定型—滕家四代操控岭南政局.. 第 25 楼

晋安南将军、广州牧、都督广州军事。仕吴为将帅,封西鄂侯。孙皓时,代熊睦为广州刺史,甚有威惠。征为执金吾。广州部曲督郭马等为乱,皓以修宿有威惠,为岭表所伏,以为使持节、都督广州军事、镇南将军、广州牧以讨之。未克而王师伐吴,修率众赴难。至巴丘而皓已降,乃缟素流涕而还,与广州刺史闾丰、苍梧太守王毅各送印绶,诏以修为安南将军,广州牧、持节、都督如故,封武当侯,加鼓吹,委以南方事。修在南积年,为边夷所附。太康九年卒,请葬京师,帝嘉其意,赐墓田一顷,谥曰声。修之子并上表曰:“亡父修羁绁吴壤,为所驱驰;幸逢开通,沐浴至化,得从俘虏握戎马之要;未觐圣颜,委南籓之重,实由勋劳少闻天听故也。年衰疾笃,屡乞骸骨,未蒙垂哀,奄至薨陨。臣承遗意,舆榇还都,瞻望云阙,实怀痛裂。窃闻博士谥修曰声,直彰流播,不称行绩,不胜愚情,冒昧闻诉。”帝乃赐谥曰忠。

作者:松桃滕 (2015/4/18 18:28:2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3 每页5条 当前5/17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2)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滕氏论坛  执行时间:3,294.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