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宗海(1902——1932.1.19),湖南省耒阳县人。出生于一户小康人家。1920年考入耒阳县立第二商小。1923年升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中学。此期间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并与进步同学一道在哲桥组织雪耻会,进行反帝爱国宣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被选送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5月(21日)“马日事变”后,被中共湖南省委派回耒阳,从事恢复城乡党组织,组织工农武装的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寻访分散隐蔽的党员,恢复和建立各乡党支部。9月任中共来阳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领导全县工农骨干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2月参加湘南暴动,率农军配合工农革命军攻下来阳县城,并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党代表。后率领农军随朱德上井冈山。5月任红4军12师党代表兼24团党代表。不久,奉命率军回耒阳,就地开展武装斗争。回师来阳的当晚,即发动了有名的“四月(农历)冲团(挨户团)”战斗,打垮了上架桥挨户团。随后组成五路“冲团”支队,接连打垮了一批挨户团。接着,当乡土观念颇重的农军纷纷离队回家,造成部队严重减员时,坚定地带领少数干部战士,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并于1929年3月,重新建立了一支红色武装——耒阳县赤色游击总队,任党代表。8月率部一度攻占县城,歼敌50多人。不久,所部又遭省军阀政府重兵围剿和重金收买而趋于瓦解。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下,发动党员深入群众,在东江口一带建立了近百个“互济会”,以穷人互相周济为名,将农民组织起来。同年冬,再次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在年关斗争中,到各乡发动群众抗债、抗租、抗税,惩治罪大恶极的土豪。1931年2月任中共耒阳县委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中积劳成疾,仍带病坚持工作。
1932年1月19日晚误入一叛徒家住宿时,被叛徒打成重伤,抬送县城请赏。随即被县挨户团枪杀,时年30岁。
邓宗翰(1900——1930.3),湖南省耒阳县人。出生于一户农家。1908年8岁时开始读私塾,后转来阳高小就读。1923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秋毕业后,奉党组织派遣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春返回来阳从事农民运动。曾主办县农民运动讲习所,参与筹组县农民协会,同年11月,当选为耒阳县农民协会委员。同时担任中共来阳县板桥区区委书记。由于过度操劳,不幸染上肺病,仍带病坚持工作。1927年“马日事变”后,将家搬迁到深山密林,并动员哥哥、弟弟一起参加革命。同年8月与中共来阳县委取得联系后,积极投入组织武装起义的工作。曾与当地几位共产党员一道组建一支30余人的游击小队,多次给予反动势力有力打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2月组建耒阳县哲桥乡苏维埃政府。3月带领农军到春江铺一带阻击进犯来阳的敌军几个昼夜,以掩护湘南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同年5月,得知来阳农军从井冈山返回本县上架桥、大义一带打击反动团防武装时,立即带上马刀赶上农军队伍,参加战斗。农军被敌军打散后,再次转入隐蔽斗争。1930年3月,随游击队转战于金湾沟一带时,突遭挨户团包围。在危急时刻,不顾自己身患重病,毅然拄着拐棍,冲出树林,将敌吸引到与游击队转移相反的方向。最后,终因病情加重,昏倒在地,被敌人俘获,并惨杀于耒阳县齐家岭,时年30岁。
邓济时(1905——1931.2.16),四川省秀山县人。出生在一个破落地主家庭。1917年12岁时入县立模范小学读书,三年后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22年就读于川东师范学校。“五·四”时期,受新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夏秋之际,参加北伐战争,在范石曾队任师政治部主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党组织派往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直属队,担任保卫武汉国民政府的使命。同年“七·一五”事变后,转赴广东,参加了广州起义,后回武汉。
1927年回武汉不久,先后担任鄂西、鄂东、湖北省行动委员会领导成员及中共岳阳特委书记。1929年春被党组织派回四川,经组织安排,在郭汝栋部队从事兵运工作,并兼任该部政治训练班教官和团队政治指导官,在官兵中秘密进行兵变发动工作。尔后转移去上海,积极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此后,被党组织派到武汉,秘密为红军采购军用物资。还将自己变卖田产的几千元大洋,给主力红军购买了大批枪枝弹药。1930年12月22日,在武汉购买军火时,由于叛徒告密,被敌人逮捕。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团结难友,坚持斗争。
1931年2月16日在武汉龟山脚下被敌人残酷杀害,时年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