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邓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邓氏论坛 >> 芳 名 录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回复:中国共产党邓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 第 26 楼

邓宗海烈士

    邓宗海(1902——1932.1.19),湖南省耒阳县人。出生于一户小康人家。1920年考入耒阳县立第二商小。1923年升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中学。此期间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并与进步同学一道在哲桥组织雪耻会,进行反帝爱国宣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被选送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5月(21日)“马日事变”后,被中共湖南省委派回耒阳,从事恢复城乡党组织,组织工农武装的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寻访分散隐蔽的党员,恢复和建立各乡党支部。9月任中共来阳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领导全县工农骨干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2月参加湘南暴动,率农军配合工农革命军攻下来阳县城,并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党代表。后率领农军随朱德上井冈山。5月任红4军12师党代表兼24团党代表。不久,奉命率军回耒阳,就地开展武装斗争。回师来阳的当晚,即发动了有名的“四月(农历)冲团(挨户团)”战斗,打垮了上架桥挨户团。随后组成五路“冲团”支队,接连打垮了一批挨户团。接着,当乡土观念颇重的农军纷纷离队回家,造成部队严重减员时,坚定地带领少数干部战士,继续开展游击战争,并于1929年3月,重新建立了一支红色武装——耒阳县赤色游击总队,任党代表。8月率部一度攻占县城,歼敌50多人。不久,所部又遭省军阀政府重兵围剿和重金收买而趋于瓦解。在这种严峻的局势下,发动党员深入群众,在东江口一带建立了近百个“互济会”,以穷人互相周济为名,将农民组织起来。同年冬,再次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在年关斗争中,到各乡发动群众抗债、抗租、抗税,惩治罪大恶极的土豪。1931年2月任中共耒阳县委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中积劳成疾,仍带病坚持工作。

    1932年1月19日晚误入一叛徒家住宿时,被叛徒打成重伤,抬送县城请赏。随即被县挨户团枪杀,时年30岁。


作者:122.195.228.* (2008/12/21 8:51:45)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共产党邓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 第 27 楼

邓宗翰烈士

    邓宗翰(1900——1930.3),湖南省耒阳县人。出生于一户农家。1908年8岁时开始读私塾,后转来阳高小就读。1923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秋毕业后,奉党组织派遣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春返回来阳从事农民运动。曾主办县农民运动讲习所,参与筹组县农民协会,同年11月,当选为耒阳县农民协会委员。同时担任中共来阳县板桥区区委书记。由于过度操劳,不幸染上肺病,仍带病坚持工作。1927年“马日事变”后,将家搬迁到深山密林,并动员哥哥、弟弟一起参加革命。同年8月与中共来阳县委取得联系后,积极投入组织武装起义的工作。曾与当地几位共产党员一道组建一支30余人的游击小队,多次给予反动势力有力打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2月组建耒阳县哲桥乡苏维埃政府。3月带领农军到春江铺一带阻击进犯来阳的敌军几个昼夜,以掩护湘南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同年5月,得知来阳农军从井冈山返回本县上架桥、大义一带打击反动团防武装时,立即带上马刀赶上农军队伍,参加战斗。农军被敌军打散后,再次转入隐蔽斗争。1930年3月,随游击队转战于金湾沟一带时,突遭挨户团包围。在危急时刻,不顾自己身患重病,毅然拄着拐棍,冲出树林,将敌吸引到与游击队转移相反的方向。最后,终因病情加重,昏倒在地,被敌人俘获,并惨杀于耒阳县齐家岭,时年30岁。


作者:122.195.228.* (2008/12/21 8:52:24)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共产党邓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 第 28 楼

邓济时烈士

    邓济时(1905——1931.2.16),四川省秀山县人。出生在一个破落地主家庭。1917年12岁时入县立模范小学读书,三年后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22年就读于川东师范学校。“五·四”时期,受新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夏秋之际,参加北伐战争,在范石曾队任师政治部主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党组织派往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直属队,担任保卫武汉国民政府的使命。同年“七·一五”事变后,转赴广东,参加了广州起义,后回武汉。

    1927年回武汉不久,先后担任鄂西、鄂东、湖北省行动委员会领导成员及中共岳阳特委书记。1929年春被党组织派回四川,经组织安排,在郭汝栋部队从事兵运工作,并兼任该部政治训练班教官和团队政治指导官,在官兵中秘密进行兵变发动工作。尔后转移去上海,积极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此后,被党组织派到武汉,秘密为红军采购军用物资。还将自己变卖田产的几千元大洋,给主力红军购买了大批枪枝弹药。1930年12月22日,在武汉购买军火时,由于叛徒告密,被敌人逮捕。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团结难友,坚持斗争。

    1931年2月16日在武汉龟山脚下被敌人残酷杀害,时年26岁。


作者:122.195.228.* (2008/12/21 8:53:02)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共产党邓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 第 29 楼

邓恩铭烈士
    邓恩铭(1901-1931),水族,又名邓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佑民、又铭等,贵州省荔波县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1917年秋倚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下到山东上学。1918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创办出版了《励新》半月刊,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1921年春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1922年1月,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同年底赴青岛,创建中共党的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从事工人运动。
    大革命时期,1925年2月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全市工人大罢工,组织成立青岛市各界联合会和市总工会。4-5月,又组织领导了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11月被捕入狱,遭残酷折磨。后因患肺结核,经地下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6年6月,再次秘密回到青岛,主持中共青岛市委工作。1927年4月,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山东后,8月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辗转山东青岛、济南各地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1928年12月因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在监狱中,领导其他党员组织两次越狱斗争,因而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1931年4月5日,在响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声和悲壮的国际歌声中,与另21位共产党人一起在济南纬八路英勇就义,时年30岁。

作者:122.195.228.* (2008/12/21 9:03:58)   回复此贴
  回复:中国共产党邓姓高级领导人、革命英烈生平简.. 第 30 楼

邓振询烈士
    邓振询(1904-1943),又名邓仲铭、邓重民,江西省兴国县人。早年家境贫苦,做过泥瓦工。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6年参加家乡的农民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参加了兴国县的武装暴动,被选为兴国县塘石乡工会主任和区工会委员长。不久又当选为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委员。1930年2月,当选为兴国县总工会委员长。1931年11月,出席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1932年2月,出席闽赣两省苏区工人代表大会并被选为江西省职工联合会执行委员,江西省职工联合会组织部部长。不久又任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1933年5月1日,参加在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手工业工会委员长。1933年10月,在苏区“扩大红军突击月”活动中,所领导的“全总执行局西冈扩红突击队”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扩红突击队”,本人被评为苏区“扩红模范”。1934年1月,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并任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劳动人民委员(劳动部长)。致力于苏区的工人运动。在组织、教育和动员工人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为发展和建设中央苏区做出了积极贡献。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1935年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8月,到中央军委直属政治部民运部工作。10月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劳动部部长。1936年2月,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办事处主任。1937年1月,入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长兼工农厅长,为发展边区农业、工商业,为改善边区人民生活,调动边区人民抗日积极性做出了贡献。1938年1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2月,协助邓子恢等完成组建新四军2支队的任务。1939年1月,任中共皖南特委书记,积极领导了抗日救亡和扩军运动。1940年2月,任中共苏皖区委书记,7月任中共江南区委副书记,中共江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奔走于赣南闽西、湘鄂赣、湘赣、苏皖等地,恢复和发展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对巩固苏南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2年底任中共苏皖区委副书记,1943年兼任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同年8月3日,在江苏江宁布置检查工作时与敌人遭遇,转移中过秦淮河时不幸牺牲,年仅39岁。

作者:122.195.228.* (2008/12/21 9:04:3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7 每页5条 当前6/8页 首页 上一翻页 [6] [7] [8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邓氏论坛  执行时间:2,289.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邓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