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在现有的吉姓来源资料中,“姞”去女为“吉”,跟尹吉甫后人取王父字为氏的“吉”,是两支同姓不同源的吉姓。《姓氏考略》是清代陈廷炜编撰,离“吉”成姓年代较远,《元和姓纂》虽是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812)年成书。但唐代崇尚门第,家谱往往攀附望族以自重。《姓纂》取材包括私家谱牒,故所述族姓来源未必都翔实准确。但我记的,论坛初期的文章,世芳和家林你们俩将南燕国“姞”去女为“吉”,跟尹吉甫后人取王父字为氏的“吉”,也都是作为同姓不同宗的吉姓两支来论述的,现在我也搞迷糊了,变成了同宗,是不是你们在整理家族资料中有了什么新的典籍发现?
⑶关于“吉晈”还是“吉皎”,世芳宗亲曾到洛阳香山九老堂作过考察,是最有发言权了。《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吉氏17例,其中可能就有其例,我听文辉说过,他曾送过这一本书给家林,不知其书有没有错误?
⑷本着对家族几千年历史的尊重,和对子孙后代的负责,我很欣赏世芳宗亲的一句话:而不可再以讹传讹。所以我们在论坛上对一些历史上模糊不清的事情,所作出的猜测,要作出说明,在没有可靠的佐证时,千万不能作为定论,否则为害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