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混元圣纪》卷八载:武德元年正月,绛州民吉善行于羊角山见一须发皓白、骑白马的老人,谓行善曰:“我是无上神仙,姓李名伯阳,号老君,即帝祖也。亳州谷阳县有枯桧再生,可以为验。今年贼平后,天下太平,享国延永。”吉行善以此事告知晋州总管府长史贺若孝义,贺氏引吉氏见李世民,世民命其入奏高祖,高祖大喜,授吉氏为朝散大夫,赐以御袍、束帛等,并于羊角山建太上老君庙。乾封元年正月,高宗祀亳州老子庙,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至此,老子正式被钦定为道教教主和唐室始祖。 (吉世芳转录)
吉善行:唐代道士。唐初绛州大通堡(今临汾市西南)人。高祖武德三年(620)四月善行称于羊角山见白衣老父谓曰:“为吾语唐天子,吾老君,汝祖也。今年平贼后汝当为帝,天下太平,必得百年享国,子孙且千岁”。又云:“石龟出,吾言实”。高祖征验其二异,授善行朝散大夫,并命主祠祭祀。
吉志通:(?-1264) 金元时道士。合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人。其自幼聪明,博学多闻。及脱俗归静,师从乔潜道与潘清容,后居武当山。吉志通修炼甚精,以致十年不食 火之物,但以黄精、苍术为生,然神清气爽,身体轻盈,行步如飞。元世祖中统甲子年(1264),志通自知大限将至,因召弟子训戒,谆谆告以珍重修道,言毕曲肱而逝。
吉潮:清代道士画家、诗人。字亮初,号星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住北郭道院。其相貌古野,性格清高冷漠,畏俗如仇。善绘画,工诗词。其画师尹大麓山水之法,又宗王翚、吴历,画风秀古,又常仿郭熙之画,尤好画栈道、雪山。诗词风格清远轶群,颇有王、韦之风。
留言人:吉育斌 时间:200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