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分布 >> 浏览主题 版主:吉高翔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回复:各地吉姓网上交流情况 第 45 楼

留言人:吉世芳 Email:shifang_ji@163.com   时间:2006-3-28 8:23:59
主题:关于尹吉甫的事迹
  关于尹吉甫一文在留言本上发表后,现根据族亲及其他朋友的意见,做了修改.请族中父老兄弟继续予以指正,亦盼致力于中华姓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赐教。
周宣王时代的宰相吉甫
尹吉甫是周宣王(公元前828年—公元前782年在位)的大臣(卿士),兮氏,名甲,字“吉甫”,亦作“吉父”,全称为“兮伯吉父”。“尹”是官名,商代及西周时为辅弼之长官。在史籍中多简称为“吉甫”。他是周朝中期的“中兴功臣”,文武双全,入相出将。在《诗经》中被颂扬为“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其意思是:文武双全的宰相吉甫,是各国卿相的榜样啊!在文才方面,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就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等诗篇是吉甫所作。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吉甫之颂”就成了代指对国家及国君的歌颂之作。在武功方面,吉甫曾受命领兵征讨严狁,一直打到他们的根据地太原(甘肃东北部当时称“太原”)。吉甫还带兵征讨徐戎,平定江、淮地区,为周宣王“中兴”立下赫赫战功。他也因此成为周代中期有名的行政首辅和军中元帅。
《诗经•小雅•六月》记述了吉甫带兵征伐严狁的战争以及胜利归来的欢聚:(1)“严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严狁不自量,陈兵我边疆;侵扰镐和方,直入我泾阳。(2)“薄伐严狁,至于太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博杀伐严狁,驱敌至太原。吉甫能文武,诸侯称榜样。(3)“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煲鳖烩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庆功宴吉甫,获赏多福禄。凯旋归镐京,我行时已久。群臣来赴宴,佳肴样样有。同席还有谁?孝悌张仲友。
吉甫的遗物有“兮甲盘”,又名“兮伯吉父盘”,系西周晚期青铜器,宋代出土。在该青铜盘上,有铭文133字,记述吉甫领兵征伐严狁和平定江淮的事迹,与《诗经•小雅•六月》记述相似。吉甫本身并不姓“尹”,“尹”是其官名、官衔,是其嫡系子孙以其官名“尹”为姓。其支庶子孙则以“王父字”为姓,成为一部分吉氏族人的来源。“王父字”,即吉甫之字“吉”。“王父”,并非“父王”或“王姓男子”之意,而是古代后辈人对已死父亲的尊称,客家人至今仍然保留着中原古代的这一古老传统,称已经逝世的父、母、叔、伯为“王父” “王母”、“王叔”、“王伯”。
在史籍中,对吉甫的赞颂颇多,有如:
唐代李嘉祐在其《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中吟诵:“还成吉甫颂,赠答此瑶华”。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在其《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称颂:“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子房筹”,就是象张良那样的谋划。张良,字子房。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其《上时相议制议举书》中说:“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吉甫辈,颂君之德”。
清代钱谦益在其《益都任氏寿宴序》中说:“《六月》之诗,美吉甫之燕喜,受祉来归”。
(吉世芳收集整理)


作者:吉家林 (2007/2/24 17:34:21)   回复此贴
  回复:各地吉姓网上交流情况 第 46 楼

留言人:吉世芳 Email:shifang_ji@163.com   时间:2006-3-29 13:55:44
主题:吉氏族史资料--征求意见稿--每日一期--第九期
  典籍事迹
1,“姬姞耦其子孙必蕃”

“姬姞耦,其子孙必蕃”,这是我国著名的古籍《左传》中的记载,全段文字为:石癸曰:“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子兰,姞 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姬为周族姓氏,我国一半以上的姓氏都来源于姬姓。古代的鲁、郑、韩、蔡等皆为姬姓封国。“姬姞 耦”就是姬、姞 两姓联婚。“其子孙必蕃”,就是他的子孙必定繁荣昌盛。这段话的意思是:姬、姞两姓联婚,其子孙一定繁衍昌盛。姓姞的人,是吉祥的人。姬姓始祖后稷(姬弃)的正妻,就是姞姓的女子。如今郑子兰是姞姓的外甥,上天或许会庇佑他,他一定会成为郑国的国君,他的后代也会繁衍昌盛的。


2,“吉人天相”

吉人天相,就是好人总能得到上天的保护、庇佑。元代诗人有诗云:“释怒思须报,天终相吉人。“相”读如“象”。《左传•宣公三年》曰:“姞,吉人也”。又《昭公四年》曰:“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天相,谓天助也。吉人天相,即成为成语,意思是吉人、好人自有天助也。


3,“梦兰之喜”

《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记载:郑国国君郑文公,娶姞姓燕国的女子燕姞,梦见燕国开国国君姞伯倏以天使身份赠给兰花,燕姞就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子兰,后来继承君位,成为郑国国君郑穆公。“梦兰之喜”,就成了喜得贵子的吉祥话,一直流传到现代。


4,“吉甫之颂”

周朝周宣王时代的贤臣兮甲(兮伯吉父),字吉甫,文武双全,入相出将。在武功方面,吉甫曾领兵征讨严狁,一直打到严狁的根据地太原(甘肃东北部当时称“太原”);还带兵征讨徐戎,平定江、淮地区,为周宣王中兴立有战功。在文治方面,曾流传有吉甫的很多诗文作品,在古代诗歌总汇《诗经》中,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一共四篇是吉甫所作。《崧高》、《烝民》两首诗中,还有“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等诗句。故后人把那些歌颂国家文治武功,以及歌颂国君的诗词,称为“吉甫之颂”。


5,南燕与北燕

南燕与北燕,不可混为一谈。南燕是姞姓的封国,开国国君姞 伯倏(读SHU),故址在河南延津县东北,小地名“城上”是其故都,史称南燕,是个小国。另一燕国是姬姓封国,原称“郾”,后亦称“燕”,史称北燕,开国国君是周公旦之弟召公夔,召公夔并未到过这个燕国,只是派了他的儿子去管理该国。召公夔自已后来又在陕西另外要了块叫“召”的封地,他自己及后代则姓了“召”。北燕国则在后来的演变中,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


作者:吉家林 (2007/2/24 17:35:27)   回复此贴
  回复:各地吉姓网上交流情况 第 47 楼

6,两个吉安与三个冯翊

河南洛阳龙门之东有个香山。这个是吉皎等九位老人组织“九老会”的洛阳香山。到了残唐五代,中原大乱,百姓纷纷南逃。他们在江南觅得立足之地后,多以原在北方住地之名,来称呼新的定居地。并冠以侨郡、侨州、侨县,与原郡、州、县相区别。因此,在长江南岸,又有了另一个香山。在汉中原有一个吉安县,在江西的庐陵府,又有一个新的吉安县。冯翊则更多:原冯翊在关中渭南;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侨置的“冯翊”,在湖北钟祥县;还有一个是南朝宋元嘉六年(公元429年)侨置的“冯翊”,在襄阳县(现湖北襄樊市),后迁至鄀县(现湖北宜城县东南部)。前后一共三个冯翊。


7,“三女川”和“拦牛湾”

在三千一百年前,周共王(亦称“恭王”)到泾水的上游游玩。他听说密须国(故址在甘肃灵台县一带)的国君姞 康公有三个漂亮的女子,他就向 姞康公要,康公不肯给,共王就发兵攻密。灵台县至今流传着共王攻密,三女西奔而死的故事。共王攻密在秋天,正逢河水泛滥,兵临城下,康公仓促应战,夜半城破,骑牛突围,拂晓还未逃出,牛被拦在城东二里处的河湾里,康公被捉。三女西奔之处,名曰“三女川”,拦牛之地今称“拦牛湾”。


8,“鹿皮系梦”与“鸟革翚辉”

在广西贵县的吉氏宗祠,以及在广东紫金县龙窝的吉氏族谱,都有“鹿皮系梦,鸟革翚辉”的对联或记载。该对联颇为深奥。
“鹿皮系梦”,是吉氏发展史上吉氏先贤独创的典故。此典出自南北朝时期梁朝(公元502—557年)之吉士瞻。吉士瞻从小就很有志气,有一次他梦见自己积聚得很多鹿皮,细细数之,共十一张,喜曰:“鹿者,禄也。”梦见得到这么多鹿皮,预兆能得到高官厚禄,这梦也真是个美梦。后来,吉士瞻果然被梁武帝起用,拜官为梁、秦二州刺史(古时地方长官的称谓)。他为官廉洁,清风两袖,并没有因为当了大官而大发横财。但“鹿皮系梦”的故事,却因吉士瞻的鹿皮、奉禄梦而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学士,对“鹿皮系梦”这故事,十分向往,推崇备至,有的人就把自己的头巾,也染成有梅花鹿皮那样斑点的花色,并雅称为“鹿皮巾”、“名士帽”,逐步风行起来。
“鸟革翚辉”,《诗经•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革,鸟张开翼(翮);翚,山鸡,羽很美。“鸟革翚辉”,就是说,纪念先人光辉业绩的宫室祠宇,就象山鸡展翅、孔雀开平屏那样漂亮、辉煌。


作者:吉家林 (2007/2/24 17:35:48)   回复此贴
  回复:各地吉姓网上交流情况 第 48 楼

留言人:吉奇 Email:   时间:2006-3-31 14:18:36
主题:我为我姓吉而感到高兴希望我们吉姓的人永远不会外交我们的祖先
  我是湖南吉首市保靖县清水坪镇吉家村人拉这里有那么的几十家人了
我听我们老人家说我们是从吉首蒲市搬来的,我们吉心房的比较少我们希望我们能多多的联系

留言人:吉奇 Email:   时间:2006-3-31 14:18:37
主题:我为我姓吉而感到高兴希望我们吉姓的人永远不会外交我们的祖先
  我是湖南吉首市保靖县清水坪镇吉家村人拉这里有那么的几十家人了
我听我们老人家说我们是从吉首蒲市搬来的,我们吉心房的比较少我们希望我们能多多的联系


作者:吉家林 (2007/2/24 17:36:43)   回复此贴
  回复:各地吉姓网上交流情况 第 49 楼

留言人:吉学析 Email:0857 8246856   时间:2006-4-1 21:21:16
主题:访吉吉
  您在留言中谈到贵州安顺紫云吉氏族人.我们这边都有人去专访过,但肯定不是您讲的那一支.地址是紫云县大窑上..他们的排行是 天 现 维 奇 灿, 士 学 永 兴 龙, 登 明 和 平 顺, 安 定 家 庭 荣....不是你说的文.国.政.永.学.庆.章.成 特请你将所熟悉的紫云吉氏族人中熟悉情况的人的地址和联系方法告诉下...谢谢
有时间欢迎来毕节看看..我的地址和学刚的地址网页上有...  

作者:吉家林 (2007/2/24 17:37:5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46 每页5条 当前2/30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949.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