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吉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吉氏论坛 >> 吉氏族谱 >> 浏览主题 版主:吉增诚(吉涛)
 
 吉氏族谱   吉氏商贸   吉氏新闻   吉氏源流   吉氏分布   吉氏人物   吉氏音像   吉氏文化  全部分类
  主 题: 江苏《宝应里沟吉氏家乘》序文通览(共和六十二年版) 已阅:18903 / 回复:87(楼主)

里沟吉氏系宝应黄塍吉氏一分支,在酝酿多年后终于在2010年与云阳吉氏同宗协议联修。同尊堂号:汾晋堂。同属汾晋福门吉氏派系。现宝应吉氏联宗尚需时日,里沟修谱在即,由于种种原因现已付梓刊印。本谱共二卷,上卷重录康熙谱,下卷里沟谱。主修吉正祥、顾问吉咸东。值此新春佳节,先把序文部分发表,以飨我氏读者。
该帖子被吉正祥在2011-2-6 15:23:43编辑过

作者:吉正祥 (2011/2/5 11:28:02)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宝应里沟吉氏家乘》序文通览(共和庚.. 第 1 楼

汾晋福门吉氏家乘
宝应支里沟分支卷谱
上  卷

(有堂徽图片)

  丹阳总支各分支
汾晋堂  镇江支东台分支  联修
  宝应支里沟分支

(有福门图片)

公元二○一○年岁在庚寅


作者:吉正祥 (2011/2/5 12:12:54)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宝应里沟吉氏家乘》序文通览(共和庚.. 第 2 楼

前   言

     我里沟吉氏是宝应黄塍吉氏的一个分支,据黄塍吉氏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首次纂修的《吉氏家乘》中叙述:我族因兵乱由苏州阊门福四公(讳德贵)于明洪武初年(1368~1378)搬迁于宝应东北乡黄塍沟。黄塍吉氏尊福四公为一世祖,传至十一世祖兰生公,因康熙十二年清廷欲平三藩而招募兵马,吾祖拒役而出,遂遁迹于里沟水荡边安家,此乃我里沟吉氏之由来。
     根据里沟祖上口信流传,我里沟吉氏始迁祖兰生公,字幽侯,出生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搬迁至里沟生子二人,长房后裔居里沟南庄,次房后裔居东墩为多,至于东村、河南、中心、康庄、衡楼等吉氏后裔皆出自南庄长房;民国初期里沟部分吉氏因家乡连年水灾而迁居南京、上海等地,其中东墩、东村不少吉氏迁往,此里沟大宗之略考。我宝应吉氏家乘首修是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迄今二百九十六年,而我里沟吉氏始祖自清初康熙十二年(1673)搬迁至此也有三百三十八年之久。考虑里沟取讳排字用尽,今人不知祖根之由来,以至昭穆混淆、班辈颠倒、取讳杂乱、尊卑失序、纪纲荡然。故而族长永康疾呼成立修谱委员会,嘱咐河南和富负责本庄、南庄、康庄、衡楼吉氏资料收集;嘱咐顾墩春波、春路负责本庄并东墩吉氏资料收集;嘱咐东村春定、春五负责本庄、中心吉氏资料收集。其余如南京嘱咐南京咸东、东墩天满、天道,无锡及邻邑由南庄玉祥、玉宝等一干负责。族里常务由东墩士栋、东村咸太、和通等负责。如此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磋商数次,赖无锡彩喜,东墩天道、天忠、沐晴,南京咸东,金湖晓明,东村和权、玉权等等之大力捐资,我谱得以顺利成功。
汾晋福门宝应里沟支家谱纂修委员主要成员为:
十八世  永康
十九世  春波、春定、士栋、春路、春五
二十世  和富、天满、天道、咸东、咸太
廿一世  玉祥、玉宝、正祥
     盛世修谱,在此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感谢吉氏族人大力配合、理解和支持。给祖宗和后人作了一个圆满交代,留下一份宝贵家史和财富。今又适逢我宝应里沟与云阳吉氏联修,同尊汾晋堂。实为幸事,祖宗亦含笑九泉,祈福我氏宝典永存,千秋永佑;福被绵长,世泽永昌。
            

                            时公元二O一O年七月

汾晋福门宝应吉氏里沟分支  
家族委员会 /家谱纂修委员会同撰


作者:吉正祥 (2011/2/5 12:13:42)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宝应里沟吉氏家乘》序文通览(共和庚.. 第 3 楼

凡   例

谱法莫详于欧苏。今彷两公体式,立谱序像赞于前,详宗支世系于后,考世则以宗支目录树,稽事则以世系传承图,庶支派不紊,昭穆有序。
一、谱之为义,所以厚别而敦本也,苟或妄有继续,是无本而贻讥于后矣。谱义以明宗法、序昭穆、正名份为先。亲亲睦族,以示劝诫,是以笃于亲者,虽卑寒在所必尊;非我族类者,即当贵亦所必黜,断不漫援显赫,乱我宗支。
二、宗子所以奉祭祀、统族众,使祖宗之灵有所式凭,其有关于名教也大矣。故世系简介中书某娶某氏女,重嫡也,庶子虽长不得越居于前,嫡妻无子方及侧室所生之子。
三、婚配书某氏,失偶而书继娶某女,同首妻也;继再醮妇则不书,别之也。嫁女则书其夫家姓氏,或嫁适某门。不知均书无考不明不详也。其或不敬公姑、败坏家规者,除责治外仍不许入谱。
四、本谱撰修仓促,时间不过年余,纰漏在所难免,深望我氏族人体恤人手稀少、才德尚浅之失,念无心而为,勿要追究责备纂者矣。可抄录错失处修正后报族长备案,以俟后修补正。
五、凡族之外迁者,苟不详载,后必失传,故本谱中并所迁之地书之,使可考询,慎毋疏略,以泯族之一派。至于不知所迁何地或上门本支不愿提供以纳,亦惟搁笔而暂止太息焉。
六、族有干恶罪大者,必削其名,令不得载谱,示子孙不可为恶之意;至其子孙之善者,仍录之,不以一人之故灭其一支,存厚道也。
七、本次修谱实乃里沟吉氏首次成谱,归宗续谱不忘前根,因宝应首修年代久远,迄今近三百余年,世人多不知祖根,支派蕃衍极多,分布极广,奈里沟财力绵薄,不足以修齐宝应大宗所有支派,故将前修康熙谱全部抄录,一全一脉之谊,二虑他修之便。故本谱分二卷,上卷重录康熙谱,下卷记录里沟宗支。
八、本谱分上下二卷,上卷入谱人员计2004人,其中男性成员1162人,女性成员842人。下卷入谱人员计2406人,其中男性成员1220人,女性成员1186人。全谱入谱人员共计4410人。
九、本谱为里沟初修,又与云阳同宗联修,同属于福门汾晋堂,历代世系应在宝应康熙老谱代数上加三代,方能与云阳同步。但因康熙黄塍谱尊福启公之曾孙福四公为一世祖,为习惯宝应吉氏传统世系之称谓,故本谱依照老谱未作世系更改。特此说明。
十、族谱既修,上承祖宗之系,下启云礽之传,其谱牒当收藏维谨,如有不肖子孙遗失损坏者,宜以不孝治罪。族谱议定付梓二百一十套,每套编号,凡领谱之人皆登名入薄,以便稽查。

时公元二O一O年七月吉日
汾晋福门吉氏宝应支里沟家谱纂修委员会纂


作者:吉正祥 (2011/2/5 12:14:19)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宝应里沟吉氏家乘》序文通览(共和庚.. 第 4 楼

吉氏图腾释义

(有吉氏图腾图片)

    吉氏一如其它姓氏,亦有自己图腾崇拜。远古部落即以自然界牛、虎、熊、蛇、凤、火、山、石等物像,作为崇拜之象征,祈福保佑本部落,视为保护之神灵而加以尊奉。
我族多奉周卿士兮甲吉甫公为中华冯翊吉氏之鼻祖,奉吉甫公长子伯奇爲冯翊吉氏之开基祖。据闻唐时碑谱有曰:昔伯鯈丕承黄轩,渊迪遐羡;洎元妃诞配后稷,载定厥宗。既而,维岳降神,克生尹甫,为周之翰,颂声无穷。“吉”者伯儵之本字也,伯鯈为句龙氏共工之子,故吉氏图腾与伯鯈关联紧要。
伯鯈官为“水正”,以平治水土为己任,身不离勾股矩尺,取其象形,演化今日,遂成“士”矣;其下为“口”,寓意水泽;“口”之两侧象征堤坝山陵,“口”中一点乃水也。至于底部加上一横,象征地平人安,天下太平是也。吉之图腾,祥瑞、美善、成功、腾达之意也。


作者:吉正祥 (2011/2/5 12:16:16)   回复此贴
  回复:江苏《宝应里沟吉氏家乘》序文通览(共和庚.. 第 5 楼

吉氏族徽和福门堂徽

吉氏族徽

(有图片)

(宝应吉氏20世黎城尔云设计)

福门堂徽

(有图片)
(宝应吉氏21世里沟正祥设计)

族徽:中华吉氏开基之祖伯奇公是立足冯翊,繁衍生息,故冯翊为吉氏郡望。其父兮氏名甲,字吉甫,乃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之裔孙。故云吉氏为黄帝子孙,冯翊根基。
堂徽:总体图案由蝙蝠、游鱼、仙桃和祥云组成。外圆是五只蝙蝠(五福临门),底部是游弋的鱼儿,中间是一“福”字,圆心是一个寿桃。寓意我汾晋堂福门子孙如鱼籽繁盛,绵绵不绝;福寿似千年仙桃,万世永昌。


作者:吉正祥 (2011/2/5 12:17:36)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7 每页5条 当前1/18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吉氏论坛  执行时间:1,000.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吉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